“太陽神”獅身人面像與斯芬克斯

埃及吉薩的獅身人面像

獅身人面是世上最為人所熟知的象征之一,其形象源自神話中的斯芬克斯。

埃及吉薩的斯芬克斯獅身人面像,是世界上最大最著名的一座獅身人面像。據說這尊斯芬克斯獅身人面像的頭像是按照法老哈夫拉的樣子雕成,是哈夫拉金字塔的守護神。埃及的歷代法老和臣民,視這尊石像為“太陽神”,朝拜的人往來不絕。經過多年的風化,斯芬克斯獅身人面像被后人從沙土中挖掘出來,雄偉壯觀。

據推測,獅身人面像可能代表著死去的國王哈夫拉,代表著化身為太陽神的統治者,還代表著陰間以及墓葬的守護者。

埃及的獅身人面像

埃及斯芬克斯獅身人面像

近東文明自古以獅身人面象征太陽。依照傳統,歷代法老的陵墓中均有以國王面貌為本的獅身人面像。法老與獅子的關聯代表國王與賽可麥特(太陽神“拉”的女兒)結合,她在畫像中多以母獅頭形象出現。獅身人面既是太陽的象征,也與“日出日落之王”哈瑪基斯有關,象征再生與復活。

大多數學者認為,吉薩的巨大獅身人面像大約建造于公元前2500年,其時由古王國時期的哈夫拉王執政。另外一派則認為它代表膜拜太陽神的信仰中心,建造于公元前3000—公元前2500年,那時吉薩高地尚未大規模興建法老陵寢。

埃及的獅身人面變成了法老的象征——代表太陽與獅王。動物與法老結合成為超凡的存在,不但象征陵墓的守護者,而且代表神圣力量,以及法老統治國家、保護子民的智慧。后來又變成謎、真相與完整的象征。吉薩遺址有根石柱,據說上面的碑文刻于公元前1400年圖特摩斯四世時期,列出了太陽神“拉”的三種面貌,亦即凱布利、拉和阿托姆。古埃及人后期膜拜的便是這位面貌多變的太陽神。

希臘的斯芬克斯

希臘神話中的斯芬克斯

斯芬克斯最初源于古埃及,也見于西亞神話和希臘神話中,在各文明的神話中形象和含義都有不同。在希臘神話里,斯芬克斯變成了一個雌性的邪惡之物,以獅身女人頭的神話怪獸為原型,背上也有一對老鷹翅膀,代表著神的懲罰。

根據俄狄浦斯的神話,斯芬克斯生性殘酷,坐在希臘底比斯城城門上方的懸崖上,攔住過往的路人,用智慧女神繆斯那里傳授的謎語為難他們。經過的旅人要想通過必須猜謎,解出他所問的謎題才能進城。要是答錯了,就會被斯芬克斯掐死、吃掉。

謎面是:“哪一種動物早上有四只腳,中午有兩只腳,晚上又變成了三只腳?”青年俄狄浦斯解開了謎底,回答道:“是人,嬰兒用雙手雙腳爬,長大后以兩只腳行走,老了就拄拐杖走路。”聽到俄狄浦斯說出正確答案,斯芬克斯羞愧萬分,從高處巖石上跳下來摔死了。

有些版本說有第二道謎題:“世上有兩個姊妹,姐姐生下妹妹,而妹妹又生下姐姐。這兩姊妹是誰?”答案是“日與夜”,因為這兩個字在希臘文里都是陰性。

據阿波羅多洛斯記載,斯芬克斯是厄喀德那同她的兒子雙頭犬奧特休斯所生。斯芬克司的人面象征著智慧和知識。自從希臘時代以來,斯芬克斯變成謎、門檻、從生到死的隱喻。

希臘的斯芬克斯在文藝復興時代重新抬頭,深受歐洲裝飾藝術青睞,有時還會被當作法國的斯芬克斯。在18世紀初的晚期巴洛克藝術、19世紀浪漫主義與象征主義藝術運動中最為盛行。

獅身人面的演化

埃及獅身人面像的前身之舍杜

獅子女神,亦稱為獅男,是距今32000年法國舊石器時代前期的雕刻,是目前所知最早的人身獅頭像。但其身體究竟是男是女,迄今仍無定論。

此外,古代亞述的拉瑪蘇,或舍杜,最早繪于公元前3000年。那時認為拉瑪蘇是能驅趕惡靈的守護神,往往將其描繪成有雙翼的獅子或公牛,加上男人的臉。舍杜是只美索不達米亞怪物是有翅膀的公牛,頂著一顆人頭。

印度教的人獅則被視為毗濕奴的化身,具有人形軀體,但臉長得像獅子,也有爪牙。

眾所周知,人獅是“偉大的保護者”,信徒有危難時會挺身相護。波斯神話中有一種名為刺尾獅的生物,紅獅的身軀加上人頭,長著三排尖牙,有時加上蝙蝠翼,聲音嘹亮;有時頭上出現角,背生雙翼,甚至有龍或蝎子的尾刺,能射出毒液,讓獵物動彈不得,再囫圇吞下肚。

長期以來,獅身人面象征謎團,自羅馬時代以來,也是歐洲繪畫主題之一。

圖片來自網絡、書籍

Reference: The Secrets of Universe in 100 Symbols by Sarah Bartlett.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