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趕著羊群回家了,又只留下這幢木頭房子。一個瘦高漢子把馬拴在門口,開門進了木屋。
夜半,兩個黑影躥進屋子。兩人手上各提著一柄腰刀,走到床邊??梢蝗瞬簧鞔蚍说厣系幕鹋瑁鲂╉憚?。另一人一驚,正要訓斥,回頭便看見,原躺在床上的漢子站了起來,手上還多了柄雪亮的雁翎刀,把月光倒映到了他們臉上。一個矮子獐頭鼠目,兩撇胡子如同蚯蚓;另一個豹頭環眼,面帶刀疤。
“什么人?”
“來殺你的人?!?/p>
兩人沖上去,與漢子打到一處。鏗鳴之間,火花迸濺。二人與漢子過了幾招,見不能取勝,便要逃出屋子。那矮子走到門口,卻被一把劍刺穿了腰腹。他看到眼前持劍的是個年輕人,個子不高,卻生的俊秀,眼睛里像是運著金光。
年輕人腰胯一抽,拔出劍,那矮子立時嘔血撲地。
另一人見此大驚,越窗而逃。漢子沖出屋外,卻看見那人在黑夜里早便沒了蹤影。
“已經到萬全都司地界,再走走,就到龍門衛了?!?/p>
兩個黑色的身影,行過綿亙的群山和廣漠的草地,不遠處的長城與幾近風化的裸巖融為一體。一個瘦高的漢子,頭戴一頂范陽笠,身著破舊的氅衣,胯下一匹棗紅色的老馬。那匹馬不知道是太老了,還是騎乘的時間太久了,后背已經陷了下去。另一個穿著土黃色辮線袍的年輕人,騎著一匹黑白斑駁的蒙古矮馬。西斜的太陽把兩個背影無限的拉長,一直拉到東方的地平線上。
官道邊孤獨地屹立著一株白楊樹,它多少讓那漢子想起了家鄉朔州或是最初從軍的保安州,那漫山遍野的白楊林。不過這并不同,從西北關外吹來的狂風,讓它完全地向東傾倒,全沒有白楊常見的挺拔剛直。不過那被風沙剝蝕了表皮的遒曲樹干,反倒更顯得錚錚傲骨。
漢子把馬歇下了,取出羊皮水袋,坐在樹根下,飲了幾口。年輕人也縱身下馬,從馬背上取下一張羊絨氈毯,又給漢子接了一塊肉干。
“李叔,我們真的要回北京了嗎?”
“你回罷,等把你送到了,我就走。”
“朝廷還會追你嗎?”
“誰知道呢。該是不會了吧,不過我也不會再回宣大還是蒙古了,這段日子,俺答一定又會寇邊的。”
“我呢?”
“咱們先去龍門衛(注:今張家口龍關鎮),找趙群,他會給我們安排。到北京之后,找劉嗣忠,他原是你父親純甫公的僚屬,現在,大抵是百戶了罷?!?/p>
苫布帳篷前,篝火已經熄滅,殘燼冒著淡淡的青煙。漢子和那年輕人,蜷在帳篷里。漢子半瞇著眼,嗅著空氣中的煙味還有沙土的氣息。這種氣息讓他極度不安。他想到五年前韃靼入寇宣大,那時候他正任興河所千戶,麾下一千多將士浴血奮戰,從長峪口到葛峪堡,又退到賈家營。最后部隊退守保安州時,只剩下不足百人了。而楊順呢,帶著宣府三衛加上萬全諸衛近萬部隊退到保安州,把沿途撤退的百姓坐了附逆,冒領軍功,升做宣大總督。他還記得那夜,他站在保安州的城墻上,把頭盔狠狠地摔到城下……
趙群剛在堡里吃完了早飯,正要騎馬出去巡城。自打他升了千戶以來,就一直閑的緊,有日子沒這么出去巡城了。塞下的九月,天遠沒有詩里寫的那么清朗。秋涼馬肥的季節,俺答可能又會組織人馬寇境。邊沙掠地,黃云蔽空,一只離群孤雁,慘叫著向南飛去。沙塞中倏忽顯出一對人影,趙群見得,率部策馬過去……
“打這條官道往南,就是隆慶州(注:隆慶年為避諱改名延慶州,今北京延慶區)了。拿衛所的文書,到了可以直接入城?!?/p>
“謝過趙賢弟了?!?/p>
“老千戶凈說些折煞我的話。還有個幾年,我也該退役還鄉了。我家原在蔚州,是個沒什么文脈的地方。所幸犬子去年中了秀才。朝中的張翰林知道么,近來新授了裕王府侍讀。說句大逆之言,將來裕王若是做新君,張翰林必能封疆入閣。你可知道,張翰林也是位軍戶出身。我就念著,若是犬子將來,也能博個功名,簪纓搢笏,那才是光宗耀祖啊。到那時,你我再把酒言歡。”
“哈哈哈哈……趙群,你兒子才中了個秀才,你便想著翰林,若是中到舉人,怕不是直念著皇帝了。”
趙群也大笑起來。
兩人在屯堡南門別過,漢子與那年輕人便取道直奔隆慶州而去。
這一路官道總算不再似剛入關那會兒的塵土飛揚了,沿途還有腳店。兩人在約摸長安所北十幾里的一家腳店住下,聽得老板說起,這兩日有馬隊從關北過來。
“這晌時了,倒還有人做生意?!?/p>
隆慶州是萬全都司下三個州里,離順天府最近的,故而較保安州和蔚州都要好些。城中除了駐軍,也有不少店鋪與商旅往來。漢子與那年輕人兩人兩馬,趕著申時前進了州城,有趙群開出的路引,方得入城無礙。
二人走進客棧,進門是一方曲尺柜臺,掌柜坐在柜上,撥弄著算盤,偌大的店中,竟也沒個小廝。
“掌柜,要一間上房?!?/p>
掌柜這才抬起頭,忙不迭的跑到柜前,道了聲:“客官稍候?!北阌窒崎_門簾,跑去后廊口,喊道:“阿四!你們好了沒有?”
“還有輛大車沒歇進去呢!”廊道里的人回他。
“先來個人,這邊有客人要上房?!?/p>
不多時,一個小廝氣喘吁吁地跑進大堂。他摟起腰上的汗巾子擦擦額頭上滲出的汗,才走到掌柜近前。
“兩位客官要間上房,路引我瞧了,也是打龍門衛來的。樓上戊辰?!?/p>
小廝取了鑰匙,引二人上樓,打開門。方要走,卻被漢子叫住了。
“聽方才掌柜的說,今日還有不少打龍門衛來的客人?”
“剛從有一撥客人進來,約摸有十來人,是打龍門衛回來的商隊?!?/p>
“這些年邊境的榷場不是已經關了么?”
“誰知道呢,指定是有別的什么勘合罷?!?/p>
漢子摒退了小廝,合上房門。
傍晚時分,漢子走下樓去,他要看看拴在后院的馬。他原先那匹后背陷下去的老馬已是極駑,在龍門衛趙群把一匹老軍馬給了他,這馬雖說歲數也不小了,但終是良種,伙食要是粗糲了些,可是吃不慣的。
客棧的人倒也識貨,馬槽了倒滿了鍘碎的干草和麩子,馬的嘴在不停地翕動著,見漢子來了,還打了個響鼻。漢子撫撫馬頭,馬卻也不避讓,修長的眼睫不停地挑動著。漢子目光從馬頭上略過,倏忽間卻看見馬棚旁邊的七八輛大車。這應該就是之前說,從龍門衛來的商旅的大車。漢子快步走過去,掀開車上的苫布,發現里面已經空無一物,想是貨物已經賣完。漢子蓋上苫布,四下掃了一圈,轉身回到馬棚旁邊,又將一筐鍘碎的草倒進馬槽里。
墻角上微微有些聲響,但被馬的聲音掩蓋了。一個豹頭環眼的粗壯漢子從北邊的廊道里回了房間,臉上兇惡的刀疤把剛從樓上下來的小廝嚇了一跳。
“你們猜我看見誰了。”刀疤臉飛奔進房間,慌忙地帶上門。
“別把你嚇破了膽,還能是閻王爺恁的?”另外兩人笑著坐在炕上,絲毫不以為意。
“李朔!”
“什么?他怎么回來了!”
“想是知道嚴閣老被罷,鄢中丞也出事了,這才回了大明。”
“他回來了,那沈襄呢?是不是也在。”
“該是在的,想必是有意要翻當年沈煉的案子了?!?/p>
“事到如今,不如把他們結果在這兒。現在閣老離了北京,朝廷上上下下都盯著小閣老呢,再出一點幺蛾子,都可能是萬劫不復。”
“方才我看見了,他們在戊辰號房,這會兒李朔在喂馬,不如趁著這時候,把沈襄這個毛頭給做掉?!?/p>
李朔出去后,沈襄便一人待在屋里。天已漸晚,沈襄給行燈添了些油,正待他翻箱倒柜找燧石的當口,便聽見人破門而入。沈襄嚇的一激靈,將手里的箱子朝門前一砸,那刀疤臉舉起樸刀,將那口柳條箱子劈成兩半。沈襄翻到炕上,方抄起劍,又見那刀疤臉已沖到自己近前,便一腳踢翻炕桌,桌上的行燈和零碎酒食朝著刀疤臉撲面砸過去。刀疤臉躲閃不及,舉刀虛晃。沈襄抽出劍,壓低身子,朝刀疤臉腰眼刺去。刀疤臉后退半步,用刀柄格開一劍,順勢向下一劈,沈襄回過劍,身子一閃,一劍割在刀疤臉左手腕子上。沈襄隨即步步緊逼,刀疤臉則右手提刀連連后退。直到墻角根子上,沈襄一劍朝刀疤臉面門刺去,刀疤臉看上去五大三粗,此時卻顯得十分靈活,身子一傾避過了這致命的一劍,左肘托刀,斬向沈襄左側腰腹。說時遲那時快,沈襄身子一轉,一個肘擊打中刀疤臉后腦。刀疤臉耳畔如同千百般鐘磬釜鐃一齊響起,眼前一黑,倒在方桌旁。沈襄腰口被結結實實斬了一刀,他坐在墻角,拼命從地上揀起凌亂的衣服,捂在肚子上,好止住血,也防止腸子一并滾出來。
過了會兒,刀疤臉掙扎著站了起來,搖搖晃晃地朝沈襄走過了,沈襄腹部疼痛難忍,手只在地上亂劃剌,始終摸不到那劍柄。正在此時,李朔奪門而入,一刀照刀疤臉后脖頸劈過去,那頭顱被掀起有一尺多高,鮮血直涌到天花板。
“沈襄!沈襄!”李朔丟下刀,撫著沈襄已經沒了血色的臉,幫他用衣服掖住傷口。
“久違了,李戶侯。哦,還有沈公子?!币粋€穿著皂布直裰的人走進屋。
“你是?”
“五年前,在李家梁,是你殺了周從斌?!鄙蛳逭f著,全不顧口中咳出的血。
“錦衣衛說到底還是為圣上辦差,有些太臟的事,得我們做。”
“打龍門衛來的商人,就是你們罷?!?/p>
“不錯?!?/p>
“我就是從龍門衛入的關,龍門前所的千戶是趙群,他不可能讓你們出關。”
“因為我們有勘合,龍門衛也有人?!?/p>
“我明白了,嚴世蕃是工部尚書,掌著北京好幾處軍械局,又借宣府總兵之便宜,雇了你們這些人,這些年以轉運軍需的名義,走私倒賣軍械糧草給俺答,致使邊備空虛,軍器盡數貲敵。”
“李戶侯倒是看得明白,不過到如今,也已晚了。”
“你說什么?”
“虧李戶侯能想到我們是接著轉運軍需的名義與韃靼互市,是宣府總兵給我們開的勘合,只是,龍門衛那邊有人替我們尋好道路出關??删驮谧蛱焱砩?,韃靼出兵殺入龍門衛,到時候,大概人已是死無對證了罷。誰能想到去查宣府總兵呢?”
李朔喉結上下踴動著,右手握刀握的更緊了。
“李戶侯把我們殺死在這兒,又能如何?去北京,你想找誰?沈煉舊黨多半還在錦衣衛,或是六部各司衙門。你以為,陸炳死了,錦衣衛就能翻了天?當初沈煉的案子,是圣上御批的,你指望把沈襄帶回去,案子就能推翻了重審?徐階他們,當初是他保小閣老在朝的,你覺得,他們能讓你留在北京?!?/p>
李朔陰著臉,惡狠狠地從嘴里擠出句:“我從來就沒想留在北京!”說罷舉刀便砍。穿皂布直裰的漢子抽出把直背砍刀,反手架住李朔一刀,同時上左手,制住李朔持刀的右手,身子上去要將李朔撞倒。李朔卻及時壓低身子,二人便糾纏起來。另外一人見此情形,也提刀沖上來,李朔腰背一震,把那穿直裰的漢子推出幾尺遠。進來的那人舉著樸刀直沖向沈襄,沈襄持劍架了一刀,那人順勢要搠沈襄腦袋,沈襄倒地避過,可疼痛讓他再無法坐起來了。那人正要一刀結果了沈襄,可被李朔冷不防一刀戳穿了后心。李朔將那刀背朝下使勁一壓,從肚子到后背登時被豁開一道大口子,倒在地上,腥臭的肚腸子掉了一地。穿黑直裰的回刀砍李朔,李朔架了一刀,要用柄尾打那個面門,那人卻朝后輕跳避過,又朝李朔刺過來。李朔身子朝后一抽,一腳踢開那人的刀,身子朝前猛地一沖,一個突刺取了那人咽喉。
走廊里傳來迅疾凌亂的腳步聲,李朔抄起地上的大條凳,朝門砸過去,木門被砸開,兩個剛要進門的人被壓倒在地上。他跑到走廊上,只見面前站滿了手提刀劍的殺手,有二十來號人。他自己想脫身不成問題,可沈襄身負重傷,無論如何是走不了了,再拖一拖就會有生命危險。況且這里不比當年在白陽堡了,這是隆慶州最繁華的街道上,跑也跑不出去。但總也不能坐以待斃。他提著刀,沖上前去。擁堵的廊道上,時有人掉下樓去。店里的老板和伙計都驚了,做了幾十年生意,尚沒有遇到這樣的事。小伙計跌跌撞撞跑到巡檢司衙門,可把巡檢司的人也嚇了一驚。那個四十來歲的老巡檢穿著條黃的發綠的罩甲,打發手下人去州衙和衛所叫人??蓞s被一個走進來的人叫住了。
李朔與那一縱人斗至方酣,已近一刻過去了,尚無人進入房間,尸體橫七豎八躺了一地,余眾退到樓梯口。李朔體力也有些不支了,他扶著欄桿,提著帶血的雁翎刀,與殺手們相對站著。
凝滯的空氣被一聲火銃的脆響打破了。一群穿著紫花罩甲,頭戴笠盔的人沖了上來。為首的一人站在樓下,身著妝花走麒麟曳撒,外面罩著一件對襟鎖子甲,腰掛繡春腰刀,正對著剛發射完的火銃吹氣。李朔見那人,不由又驚又喜,那正是劉嗣忠。
錦衣衛如同秋風掃落葉,收拾了那十來個殺手。劉嗣忠見李朔站在樓上,當即迎上來。二人來不及寒暄,徑入房中,領著錦衣衛將暈厥在地的沈襄帶去醫治。
“嗣忠,你不在北京,如何會來隆慶州?”二人回到客棧樓下的大堂中。
“此時說來話長,前年陸炳去世,錦衣衛有了不少缺員,我們幾個百戶都被提了一級,補上了千戶的缺。我們都是原本純甫公的故交學生,早便忌憚嚴嵩嚴世蕃父子,都想著能為純甫公報仇雪恨。去年,嚴嵩被放回老家分宜,可嚴世蕃還在朝,上意本來也是沒要殺嚴世蕃,徐閣老承了陛下的意思,將嚴世蕃從詔獄里保出來,仍在工部任職?!?/p>
“我知道這事,只是不知如何會這樣?嚴世蕃貪墨錢財,構陷忠良,早便該殺?!?/p>
“陛下和徐閣老有他們的意思。這番,我們找到了他畜養私兵,和韃靼走私互市的線索,便來隆慶州查處,望著這回能一舉扳倒嚴世蕃。也是從趙群那里得到消息,聽聞你和沈襄入了關,這才想著順道把你們接回北京?!?/p>
“韃靼犯邊,趙千戶那里,可還好嗎?”
劉嗣忠頓了頓,感覺自己剛剛說錯了話,但終于還是輕聲道:“昨日夜里,俺答寇邊,今早攻陷了龍門衛。我也是剛剛得到的消息,趙千戶,已經死了?!?/p>
李朔聞言,大驚失色,眼前一黑,身子撲下去。
他用刀撐著,艱難的跪坐在地上,前幾日還在與自己談笑風生,不想今日人已卒歿。
“你們既然在,為何不上報,為何不馳援!宣府三衛是嚴嵩的人,那永寧呢?懷來呢?居庸關呢?眼睜睜的看著,看著龍門衛數千將士殞命!”
劉嗣忠沒說話。
李朔再也耐不住了,他“呀”的一聲跳起來,沖向劉嗣忠。旁邊兩個錦衣衛立即圍上來。李朔揚手一刀,劈倒右側一人。左邊一人見李朔下了狠手,也提刀朝他刺上來。李朔一個轉身,左臂別住那人持刀的右臂,右手持刀柄猛擊那人后腦。
李朔走到劉嗣忠身前,把那口帶血的雁翎刀架到他的脖子上,后面的錦衣衛也不敢再動。
卻不想,劉嗣忠竟頹然朝下一跪。
“靖宣!我知道你和趙千戶都是純甫公摯友,純甫公死去之后,我等原在經歷司的僚屬,無一日不想殺嚴世蕃,為純甫公報仇。可只有讓龍門衛失陷,朝廷才能下令徹查嚴世蕃罪行。否則,于徐閣老也不利啊。”
“所以徐階當年還在為嚴世蕃說好話。就為了這些,龍門衛數千將士,就要殞命?!?/p>
“李朔,你倒還真敢口出狂言?!币粋€身著黑斗篷的人走到了門口。他解下斗篷,只看到是個面容英俊的中年,劍眉星目,云鬢長髯,身著一件織金云雁補子圓領袍。
“張翰林?!闭局腻\衣衛紛紛施禮。
“張翰林,你是張居正?”
“不錯?!?/p>
“翰林這番來,是奉了尊師徐閣老的命,還是裕王的命?”
“李朔!”劉嗣忠吼道,似乎已經忘了有刀還架在自己脖子上。
李朔聽了,也將刀放下來。
張居正踏進屋子,仰頭念道:“倒嚴是大計,為的就是玉宇澄清,為越中四諫、戊午三子,為沈公這樣的人昭雪。李朔,你也稱是沈公摯友,如何能說出這樣的話。”
“純甫公與爾等不一樣。你們這些人,自謂朝廷清流,卻只念得沈煉、楊繼盛、越中四諫、戊午三子,尚不記十余年來,北疆韃靼入寇,慘死的將士與無辜百姓,亦未憐東南倭亂,常遭兵燹之虐的軍民。而今,你們為了倒嚴,擁萬全諸衛,卻坐視龍門衛失陷,五千將士喪命,上萬平民橫遭劫掠,百里山河淪于腥膻。純甫公在天之靈,當作何感想?”
“李朔,朝堂之事,你本不該問,可我只告訴你,陛下要的是大明江山永固,保的是九州萬方太平相安。這些,于陛下,不過是小事。”
“哼!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生民本是立國之本,可如今,卻成了朝中豎子爭權奪位的籌碼。如此作為,與嚴黨何異?”
“……”
“張翰林,你也是軍戶出身。我早年在長安所做千戶時,就拜讀過你的《論時政疏》,皇皇然如日月,可何曾想,你如今也能說出這般言語。當初純甫公參嚴嵩父子誤國,北疆兵備廢弛,可浮云蔽日,乃遭北謫。如今呢,圣人一言,罷黜嚴嵩,不過是信了寵幸道士藍道行的幾句話。敢問張翰林,此舉,是令朝中清流彈冠而慶,還是讓天下如純甫公者寒心?”
“朝局如此,固清心自束者、廉潔奉公者,終當何如?如沈煉、楊繼盛者,亦不過殺身隕首,終不能成事。”
“張翰林,臣朔率無匡君輔國之才,惟愿自束。純甫公、楊公固不能成事,可倒嚴就有用嗎?倒了一個嚴嵩,還會有一個。大明國本已是千瘡百孔,光靠捉一兩個蛀蟲,還要再穿鑿打洞,何有增益?翰林,言訖于此。足下少年得志,高論縱橫,又是徐閣老高徒,將來封疆入閣,寧勿忘我一介匹夫的幾句淺薄之談?!?br>
李朔言罷,轉身而去。張居正與劉嗣忠望著他遠去的背影,良久佇立。
李朔孤身一人過了龍門衛,熟悉的屯堡已經成了斷垣頹壁。他繼續向北走去,遠遠地,他看見了那株被風吹彎的白楊樹,一片墳塋錯落在山谷邊。
血照望嵯嶺,百地遍荒塋。
獨木曲沙塞,孤日黯黃云。
高天煢雁過,曠野班馬鳴。
蕭山連邊堡,凄殺斷腸人。
李朔隨口吟了幾句,將皮水袋解下,走到樹下,倒了酒,便轉身回到馬上,走官道奔蔚州去了。
一個小內官拿著題本進了玉熙宮,驀地,那銅磬響了兩聲,把他嚇了一驚。那題本都掉到了地上,露出寫著“嘉靖四十三年十月”的扉頁。
門外,新晉的司禮監秉筆馮保聽了,他知道,又該有人頭落地了,而且,得是個曾經顯赫位極人臣的人。
這天,對李朔倒是格外尋常,他在蔚州城住了一夜,清早回到他在城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