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下午五點多的時候,我下樓去取快遞,路上遇到一個剛退休的同事,她牽著三四歲的小孫女,見了我,她低頭搖了搖小孫女的手:“寶貝,叫校長。”孩子抬頭看了看我,沒有按奶奶的吩咐叫我,而是說了一句“我的左手現在沒事了。”
? ? ? ? 我非常納悶,問她:“寶貝,你的左手怎么了?”旁邊的一個男士,大概是她的爸爸連忙解釋:“她的手前段時間摔傷了,剛剛進行了復查,醫生說沒事兒了。”
? ? ? ? 我恍然大悟。孩子就是這樣,常常活在當下的感覺里,這個孩子剛剛從醫院復查回來,聽到醫生說的“沒事兒了”,心里一定非常開心,這就是她當下最重要的感受,所以無論她見到的是誰,她都特別想要跟對方分享自己的感受。可以想象,摔傷以后,平時活蹦亂跳的她一定被限制了行動的自由,甚至還可能要吊繃帶,還可能會有些許疼痛,現在終于可以得到解放了,她的心里是如何雀躍!她是多想大聲宣布自己的這一喜訊!她又是多想跟他人分享這份快樂!所以,她顧不上奶奶要她叫我的要求,也不知道我并不了解她當下的感受,她只是想告訴我她痊愈了,她只想要表達她的欣喜。
? ? ? 不一會兒,他們到家門口了,于是我向他們揮了揮手,對孩子說了一聲:“寶貝,拜拜!”這回孩子聽話地回了我一聲“拜拜”。孩子就是這樣,只活在自己的感受里,多有趣呀!
? ? ? ? 晚上,小侄兒打來視頻電話,小家伙在視頻里不是做鬼臉就是擺弄各種小動作,沒有一個正形。我問他什么,他都不肯好好回答,不是故意壓低嗓子,就是故意大聲叫喚,時不時還在鏡頭前晃動腦袋,不讓我看到他。可是弟弟說,他剛剛還說想念姑媽了,這會兒又不肯好好說話了。我知道,小家伙其實愿意跟我在視頻里對話,那就已經是在表達想念的意思了,只是不肯承認罷了。
? ? ? ? 一直以來,只要是用微信語音或者視頻電話這樣的方式通話,小家伙都是用這樣跟我交流的,沒有一次是正兒八經的、乖乖的,有的時候還故意拖長了聲音,或者把一句話重復好幾遍,總之就是不肯好好說話。但是見了面,他就會拉著我說這說那,把跟我分享他與朋友、同學之間發生的故事,向我介紹他的老師,這時候的他與電話里的他簡直就判若兩人。我想,或許這就是他的表達方式吧,是不是也挺有趣的呢?
? ? ? ? 有時候想想,孩子們還真的挺有趣,只要你用一雙欣賞的眼睛去觀察他們,你一定會發現,每一個孩子都不一樣,但每一個孩子都非常特別,而且每一個孩子都非常有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