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工作的原因,被拉入了不少教育圈的微信群。但它們如今已經漸漸變成了廣告群。
對于患有社交倦怠癥的現代微信人,往往都會在群剛被建立的那幾天里嘰嘰喳喳什么都聊,恨不得24小時全天候有人陪聊。久而久之,群里說話的人越來越少,時不常會有人復制粘貼過來一大段文字,手指要往上劃很多次才能瀏覽完。再到后來,求點贊,求投票的鏈接紛至沓來。也有直接扔上來一個二維碼的,這些個二維碼很少甚至幾乎沒有是關于教育的,都是各路人士的自媒體或者軟廣平臺或者代購、微商的個人微信……
到后來,這種求關注的行為慢慢地演變成了求人辦事的風格,嘩啦甩上來一個紅包,然后繼續換湯不換藥,求關注。并且紅包是那種人均2分錢的紅包,還不抵流量費呢。
那天有個不怎么在微信說話的好友私戳我,發來一個鏈接,說是她外甥參加一個什么比賽需要投票,投票成績占一定的比重。我心想:不就是個投票嗎,點擊提交一下不就完事兒了嘛。我就回了一句:好噠,祝順利!然后點開那個鏈接,發現所有候選人前面的勾選框都是灰色的,根本點不了,我繼續往下拉,在頁面的最后,有一行特別大的字:請先關注本公眾號,才可參與投票。
我相信這不是這個好友為了給公眾號騙粉絲的行為,她是真的想為外甥拉拉票,所以我關了注投了票然后又取了關。手機鎖屏以后,我想,主辦方組織比賽無可厚非,讓人投票也是正常比賽環節,但是這種“流氓”騙粉的行為我就不高興了!
還有一種“求關注”的行為,現在比較盛行,就是需要你在朋友圈分享二維碼,并且截屏然后發給群管理員,然后通過認證之后才能把你拉入群,是不是你們都干過這事?其實我也干過,但我會鑒別這個群的成員質量和活動組織的質量,如果群活動質量能夠得到保證,參與群里的討論真的讓你有所提高有所收獲,那二維碼就分享的很有價值,讓朋友圈里的朋友也能從中受益。
比如之前加了一個寫作群,還有一個讀書群,這兩個群的質量就是那種比較高的,管理員真的是通過定期舉行活動和末位淘汰制,保證了群成員圍繞群主題的參與度。
所以,我主要是想說,在自媒體泛濫的今天,我們能不能不用“流氓”手段,而真正通過內容和服務贏得粉絲的認可,讓他們心服口服地關注你,還每天盼著你更新?
你的內容是不是真的能夠幫到讀者?
你的服務是不是有良好的客戶體驗?
多圍繞這兩個方面做做工作,真的比到處發“這是我的公眾號,求關注”要來的容易和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