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9.6感賞日記 ?沖突之后的調和

晨讀分享:放任定律說:你必須與你所要的合一,你才能夠得到你要的。換句話說,你的振動頻率必須對上你所要東西的振動頻率,在頻率上你跟你所要的合一了,在物質的層面上,你才能夠跟你說要的合一,也就是得到。你會得到你所持續聚焦的!

宇宙的使命是成全,愿景是如你所愿,你的信念和你的意愿必須合一,你的焦點必須鎖定所要而非所是,你必須講你要的未來,而不是你不要的過去,你必須放手由他。

放著你不要的,才能領受你所要的。你是否知道你看不過眼什么?你就吸引什么?因為當你看不過眼什么,你就會常常聚焦在那個看不過眼的這件事情上,你會常常想,常常講,甚至常常尋求志同道合的人對之加以批判。

一個是非觀念強的人,批判性就越強,批判性越強,就越容易對很多別人的事情看不過眼,對別人越容易看不過眼,就越容易聚焦在自己不要的事件,越容易聚焦在自己不要的事件,就越容易吸引來自己不要的經驗。

從吸引定律的角度來看,宇宙里沒有受害者,因為施害者和受害者只有處在同一個頻道,他們才有機會在某個時空點相遇,并且當時的場景劇情都對“造案”有利,否則的話是無法成事的。所以,只有當你放任別人創造他自己的經驗,學著不再看不過眼,你才能夠全然地把自己的注意力進行抽離,投入到你要的方面去,放任別人,就是放任自己。

每個人都創造自己的實相,當你能夠保持純凈的自私閑事少管,你就越能夠自在地創造你要的實相,你越能夠放任,你就越少對抗,你越少對抗,你不要的就越快消散,你抗拒的將會對峙,你放任的將會消失!

兒子昨晚睡覺前說讓我6點叫他起床,六點半他自己坐公交車去學校。時間到了,我去叫他,他從床上彈了起來,很快就倒在床上睡去了。我走出房間,把鬧鐘放在他床邊,以為他睡會就會起來,快6點20了,他還在睡,我進去跟他說,你怎么還不起來呀,快六點半了。兒子沒好氣地說,6點半又怎么了?說完還是沒起床,我趕緊抽身出來,但我并沒有生氣,想起前幾天看的一個分享,也是關于孩子早上起床的事情,不用催,只是提醒,讓孩子自己體驗最后時間來不及不得不遲到的體驗,一兩次后孩子會自己主動早點起床的。想到這些,我一點也不著急了,當我吃完早餐時,兒子已起床了,雖然比昨天稍晚幾分鐘,但在七點時他已全部弄好準備去上學了。幸而自己管住了自己的嘴巴,沒有嘮叨,沒有責備。

5點多接到兒子打來的電話,告訴我點點在家做壞事了,把紙巾咬得滿地都是,他為了懲罰點點,把點點關到了衛生間。然后又跟我說,他換班了,我當時心里一緊,怎么無緣無故就換班了呢,他之前學的班相對來說還是一個好一點班級,兒子接著說,老師把十班前20名和九班的前15名編到一個班上課,他目前在這個快班上課,但具體分到哪個班要等月考出來結果再定,兒子在電話里還很開心跟說,我被分配到了快班上課了。我也很高興對兒子說,兒子你好樣的,我們一起加油!感恩兒子去年最后的學期的努力,讓自己今天能分到好一點的班級學習。感恩老師們對兒子的關注和鼓勵,感恩老師們辛苦的付出。

感賞自己晚上下班回來去菜場買菜給孩子做可樂雞翅吃,我第一次照做手機上菜譜做,沒掌握好調料的用量,有點咸,不過整個味道還不錯,兒子剛開始表揚我第一次就做得色香味俱全還是不錯的,只是咸了點。我也感覺很咸,我說沒關系,下次我就有經驗了。

兒子今晚回來就把電腦游戲掛機,因我把鍵盤接口保管起來了,以為他開不起來,睡覺前我才知道他掛機,但之前我看電腦開著就直接把電源硬關機并把移動插座拿走了,兒子睡覺前來看他的游戲掛機,才知道已被我關了機,他很生氣。感賞自己沒有與之對抗,平靜跟他說,既然不能玩電腦了,那掛機也沒什么用。兒子氣呼呼跑到我筆記本電腦前,頻繁硬開關機,我起來心平氣和地制止了他,答應給他把電腦開起來,兒子見我這樣也氣消了些,當我開起來之后,兒子跟我說他把電腦關掉了,不要掛機了,他去睡覺了。我松了一口氣,好險,如果自己一直跟他對著干的話,他現在不僅不會說馬上去睡覺,可能還會玩游戲跟我對著干呢。由此事再次驗證放任定律:你放任的將會消失,你抗拒的將會對峙。在放手方面我做的還不夠好,時而放任,時而控制。導致實相時好時壞。造成這種結果根本在于我。

感賞兒子主動要求請家教老師,他說數學前幾個單元沒認真聽講現在一此壓軸題不會做,還有科學。他先問我家里是否有錢?我當時條件反射說沒有,我擔心兒子跟我要一些不實用的東西。后來兒子說是找老師補課,我才馬上改口道,請家教我當然支持呀,只要你想學,我都無條件支持你。兒子說你不是說沒錢嗎?怎么改口這么快,我如實把自己想法說了,兒子這才相信我說的話。

投射兒子對學習的感觀越來越好,在學習上自我成就感越來越強!

投射兒子學習的內動力每天增加一點,除完成學校布置的作業外,有時間多做自己薄弱的課程,及時查漏補缺。

投射自己心平氣和接納孩子的起伏,堅定的相信孩子,祝福孩子!

投射自己每天學有所悟,學有所用,真正落地實修!

投射夫君工作順利!與孩子相處時多鼓勵孩子,肯定孩子,欣賞孩子!

投射爸爸媽媽身體健康,心情舒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