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就是用來浪費的

寫下這個題目的時候我也蠻詫異的,其實我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這么說。

曾經我是一個充滿理想抱負的青年,總想著什么時候能過上體現自己價值感的日子。

曾經沒日沒夜地看著專業書籍、泡著濃茶學習的日子已經離我遠去。

現在更多是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雖然這些事情在親密的人兒眼里都是無用之事。

人的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到底怎樣的人生才是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

我想每一個人的答案都是不同的。

比如我身邊有人就會認為賺多多的錢、守著自己的老婆孩子過著好日子就是最有意義的。

比如我身邊還有為了孩子辛勤付出、無怨無悔覺得這就很有價值。

他們都是我要學習的榜樣,因為這兩樣我沒一樣能做到的。

我到現在還沒發展出自己的生命要用來做什么才是最符合自己的。

只好在一些無用的事情上花著自己的時間。

每一天都隨著性子玩樂一下,也是挺好的。

就像卡特琳·鮑爾范德說:“生活本身就是由無數個被浪費的三分鐘組成的,這樣說來,既然都是浪費生命,那我把我的生命浪費在抽煙上,也算是順理成章吧。”

那我把生命浪費在自己感覺很美好的事情上也算是順理成章吧。

有些人會滿世界旅游、有些人會打電玩、有些人會看書、有些人會伺弄花草、有些人會發展自己不同的興趣與愛好······不管每個人在自己的角度上看待自己的事情是如何的有價值,在某些人的視角中都是一種變相的浪費。

其實沒有好壞之分,只有你自己的體驗會說話,你的感受會告訴你——現在所做的事情是否是美好的享受還是痛苦的煎熬。

假若是美好的,那就繼續浪費吧,只要不危及自己與他人的生命,不損壞環境與自然,何樂而不為呢?



杰夫·戴爾在《懶人瑜伽》中說:“我覺得,怎么揮霍人生,一點都不重要。只要你有過這樣的夜晚,一個人哪怕是一無所成——也不會有什么分別。一到四十歲,你就會意識到,生命就是用來浪費的。”

林清玄在《人間有味是清歡》中寫到:“浪漫,就是浪費時間慢慢吃飯,浪費時間慢慢喝茶,浪費時間慢慢走,浪費時間慢慢變老。”

每一個人何嘗不是呢?

其實細細想起來,很多美好的事物都跟價值感無關,跟體驗有關。

一個發呆的下午、一場親密無間的聊天、一部感人肺腑的電影········

這些都沒能創造我們實際的價值,但在我們心靈深處又埋藏了美好的價值體驗。

這樣想來,所有浪費的事物又都是最有價值的事物,它們可以讓我們心靈長出更美麗的花朵。

怪不得奧修會說:“無論什么時候,當你有時間,對整個世界閉起眼睛,忘記與之有關的一切。用你所有的關注,關心,愛投向你的中心,而很快的你會看到花朵長出來。當你看到意識之花時,你就知道生命已經不是一個浪費。”



生命就是用來浪費的,而最后發現所有的浪費都是豐盛的體驗。

人潮時光的來與去都是徒勞洶涌,生命就該用來浪費在自己覺得美好的事上。

——莫梵稀《請把我留在最好的時光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