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因為不適應孤獨,我們就選擇放棄獨處嗎?

1

來自于微博

前幾天看到一個女生的小傾訴,大體是這樣的。

女生是大一學生,正經歷著許多人都會遇到的情況——孤獨。她說,大一軍訓的那段時間,宿舍的幾個人幾乎每天都在一起,一起吃飯,一起回宿舍,一起去洗澡。

伴隨著軍訓的結束,各種社團的納新,各種活動的舉行,從小積極的她選擇參加了自己喜歡的一些東西。事務的繁忙她減少了陪伴舍友的時間。她因為忙碌感覺到充實,但也微微感覺到自己與舍友的關系有些微妙。可平時有集體活動的時候其他幾個姑娘還是會叫上她,跟她打鬧,和她開玩笑。她便以為是自己多想,便沒有放在心上。

后來的她因為英語口語比賽,不得不拿出大把的時間來練習英語。她每天早上6點出門,直到晚上9點多才回到宿舍。這樣一天天下來,她感覺很充實,也有種幸福感,因為她覺得自己正一步一步地走,走到她想要到達的地方。

在她終于贏得比賽的時候,她激動地拿著獎狀跑回宿舍。她以為宿舍的其他人也會為她感到開心,可當宿舍的其他人用清清楚楚的冷語打斷她話語的時候,她感覺到一絲失落。而后來的后來,這種她以為的距離感表現的越來越強,直到放大到其他人,直到放在明面上。

現在宿舍有什么集體活動,很少會叫她,有什么好玩好笑的東西,也不會再跟她分享。

直到有一次,她回到宿舍,看到其他人正都坐在其中一個人的床上,看著電影,不時地發出一陣陣笑聲。沒有人跟她打招呼,大多只是抬頭看了她一眼,也沒有人招呼她一起看,而是與旁邊的人繼續討論著劇情。

她默默地爬上自己的床,一種孤獨感從內心深處侵襲到自己的全身,刺得她鼻頭酸疼,眼淚嘩嘩地流。她蒙上自己的背子,戴上耳機,手機里依舊放著英語音頻。

最后她說:“我嘗試每天與她們在一起,多花一些時間陪陪她們,想要再融入她們,可是我發現,那種每天刷劇的生活實在不太適合我,我發現,我越來越討厭那樣的自己。”

那個姑娘說到這里就沒有再說了,看到她的這些話語,不禁為這個姑娘感到心疼,想要安慰她的同時也想要告訴她我的“孤獨”期。

2

來自于微博

來自于我的大一生活和她差不多,一開始是因為事情的繁忙,不得不待在圖書館里處理一些事情,讀書、寫作業,后來是因為意識到自己能力的不足,開始有意識地待在圖書館、自習室,讓自己有一些知識儲備。

劇情比較老套,也遵循大多數人的規則。

因為長時間地不呆在宿舍,我感覺漸漸地與室友沒有了共同話題,插不上話,搭不上嘴,好像被孤立一樣。

我開始害怕,開始恐慌。我對待孤獨就像對待病毒一樣遠離他,可是我的驕傲又不允許我過著懶散的生活,兩股力量在我身體內“打架”,有各自忙著擴寬自己的土地。這樣的我,終于在一個夜晚爆發了出來,我抱著同學在操場上大哭了一場。

后來的我,最終還是選擇了那種忙碌的生活。

現在的我再回過頭來看看那個時期,覺得與其稱為我的孤獨期,不如稱為我的獨處期。

“孤獨”兩個字,帶著些感情色彩,有著心里的難過、委屈、悲傷,而“獨處”兩個字則更豐富一些,一個人待著可以忙碌自己的事情,可以感受孤獨,當然,也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獨處有時意味著選擇孤獨,但有時,也意味著,你選擇成長。

偶爾回過頭看看那段時間,我有點感嘆,也有點慶幸,慶幸自己沒有在那段時間迷失。

其實仔細想想,在那段時間內,在我獨處期扮演“孤立”我角色的人沒有錯,我也沒有錯,只是因為雙方選擇的道路不同,沒有太多共同語言,只能保持沉默罷了。

當然,明面上給對方難堪、故意刁難的人,只是素質問題罷了。對于這類人,只是感覺保持基本的尊重就好了。談不上討厭,也談不上厭惡,只是人海中與你擦肩的過客,不一樣的只是對方停留的時間長點罷了。

3

來自于微博

在經歷很長一段時間的不適應后,我開始漸漸地習慣甚至是喜歡上獨處的時間,一個人去圖書館,一個人去吃飯,一個人閱讀信息。

我喜歡一個人走著的感覺,不管時間多么緊張,不管手頭上的事情有多少需要我來解決,我都會在路上慢慢地走,一步一步,感受著陽光,聽著自己的腳步聲,聽著自己淺淺的呼吸聲,那樣,就好像感覺到了真實的自己。

或許因為一個人走,所以我會格外注意道路兩邊的景色,偶爾聞到桃花香,文藝小青年的“做作”便會涌上心頭,我會改變原有的路線,去走那條布滿桃花的小路。

或許因為我坦然面對孤獨,或許在獨處的時間中成長了許多,我漸漸地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雖然我們不在同一個班級,不在同一個專業,甚至有些不在同一個學校,可是,那種陪伴不會因為距離而感到疏遠。

漸漸地我也明白,我們這一生會遇到許多人,有的人適合一起玩耍,有的人適合一起學習,有的人適合分享心事,而有的人,適合保持基本尊重。

其實我一直覺得,朋友之間的樣子就像戀人之間的相處。每個人都有自己獨處的時間,也都有各自忙碌的事情,平常有事情的時候暫時分開,沒事的時候兩個人便可以聚在一起,我跟你分享我的喜悅,你跟我傾訴你的難過。

雖沒有每天黏在一起,雖然會有3、5天不見面,但當在一起的時候,我們都知道,你還是你,我還是我。我們也知道,我們,都有所成長。

4

來自于微博

讀過《黑羊效應》的人大概都知道陳俊欽說過這樣一段話:

“人類的特質,就是在快樂與痛苦中載浮載沉,時而從一堆剪不斷、理還亂的煩惱中跳脫出來,突然意識到自己作繭自縛的愚蠢,時而把先前的頓悟通通忘干凈,再一次為了一些無謂的記憶與想法而煩惱。”

如果你剛剛開始獨處期,我想把這段話送給你。

或許有時候看著三五成群、嘻嘻哈哈的同學從你身邊走過,你的內心會有點小孤獨、小別扭,甚至會懷疑自己的選擇,可當你再假裝合群的樣子努力融入所謂的小集體時,你又不喜歡這樣的自己。

在煩惱與頓悟中來來回回。

可我想告訴你,這是一個必須經歷的時間段,因為我也經歷過,甚至這種情緒會在現在偶然蹦出來,擾亂我的情緒。

可是,不都這樣過來了嗎?

或許在三、五年之后,等我們回過頭再想起這些事情的時候,會微微一笑,那些內心瘋狂拔節生長日子未嘗不是一種美好的回憶,那些獨處的日子又未嘗不是一種滿足。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文/田心 刪除所有的聯系方式 撕掉全部的日記和照片 我要徹底地把你從我的生命中抽離 而后用時間慢...
    田心成長屋閱讀 167評論 1 5
  • 窗外,乳白色的槐花謝了 洋洋灑灑 像飄過的一片乳白色的夢 淡淡的洋溢著甜味的夢中 我看到了你 如槐花般溫馨可愛的笑...
    廣白閱讀 363評論 0 0
  • 武俠江湖 【武俠江湖專題每周精品活動】瑯琊令第三十期:夢 告訴你一個實現愿望的方法,你敢去試一試嗎? 小的時候,孩...
    懷雙閱讀 913評論 20 32
  • 返回 <創業之書> 目錄 開發者服務: AVOS Cloud https://cn.avoscloud.com/...
    加菲尋閱讀 342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