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關于父親和兒子的故事。
二十多年前,父親迎來了第一個兒子,望著躺在床上的妻子,他只是滿不在乎,或許,他從來就沒有愛過自己的妻子吧。
不過,父親倒覺得這個兒子是上天送給自己的禮物,聰明可愛,覺得兒子等到了自己自己的年紀,一定比自己更強――那是肯定的吧,否則,自己都要被氣死。
兒子還沒滿月,父親就要去到大廣東謀生――沒準也不是他自己想去的。
妻子回憶,那天自己在床上哭了很久,但是,她都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哭。
妻子沒過多久也去了廣東,于是兒子就交給了自己的爸媽,也就是兒子的爺爺奶奶。
奶奶是一個喜歡熱鬧的人,隔三差五就帶孩子去鎮上玩,孩子那時最喜歡的就是奶奶給自己買的“娃哈哈”牛奶。
等孩子到二三歲的時候,父親就和母親回來了――好像是在廣東做不下去了。
他們帶著孩子到鎮上,開了一家游戲店掙點錢。
那時,丈夫和妻子經常打架,然而妻子的“勝算”當然很小。
妻子記憶猶新的一件事是有一天晚上自己和丈夫吵得很厲害,丈夫把自己關在門外,鄰居們都來勸丈夫,但丈夫只是抱著兒子躺在床上,無動于衷。
后來,丈夫和妻子又去廣東,而這時孩子的爺爺奶奶卻不想再幫忙帶孩子,于是丈夫和妻子才把孩子帶到廣東讀書。
孩子十二歲那年,妻子又生下一個兒子,于是孩子回到老家讀中學。
兒子倒是一點也不抱怨,一個人坐車回了老家,一個人去學校參加考試,整個中學期間讓很多人都帶過,從來沒有發過火。
兒子的學習一直很好,一直在班上是前幾名。
事情在兒子讀高中的時候改變了。
兒子沾上了抽煙和嚼檳榔的惡習,學習也日益退步,而丈夫和妻子還一無所知。
高考臨近,這時丈夫和妻子才知道了孩子的真實情況。
丈夫對著兒子說:“你想不想讀大學?”
而兒子不屑又帶著一點開玩笑的口氣說:“大家都考大學,誰還當農民?”
后來,孩子的高考分數出來了,離分數線還差十幾分。
這時,他卻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居然想再復讀。
時光飛逝,過了一年,兒子考上了大學――當然,這大學也不是什么很好的。
這時,兒子卻在選什么專業的問題上不知方向了。
只是聽了別人的話:“讀這個專業,將來可以找一個好工作。”
兒子踏進了大學的校門,這時,誰也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大學四年眨眼就過去,這時,兒子卻因為考試掛科而領不到畢業證。
那時,父親和母親是氣得好幾頓飯都沒吃的。
此時也沒什么好說的了,只能再讀一年大學。
也許,兒子心里想的是在學校里玩個四五年,也就能出來找個好工作,一輩子也就衣食無憂了。
當一年的時光過去,兒子才察覺到,手里的這一張畢業證書一點用都沒有,大學幾乎沒有學到什么,又怎么找對口的工作呢。
回到家里,父親語重心長地問他未來有什么打算,他只是說:“去那里,我有很多同學都在那里。”
父親送兒子上了車,他不知道這是不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后來,兒子失去了聯系,只是聽別人說,他在那里沒有找到工作。
哦,差點忘了,還有那個小兒子。
不知不覺,他也讀上了初中,不過,在此就不一一講述了。
國慶節放假,小兒子回到老家,爺爺奶奶也沒什么可干的,便和小孫子聊起了大孫子。
此時,已經癱瘓的奶奶坐在椅子上用唯一可以動的右手一邊抹眼淚,一邊說:“你爸爸呀,和你哥哥是一樣的。那個時候,你爸爸高考分數才三百多分,我和你爺爺問他想不想復讀,他說想。可是,復讀要一千塊錢,于是我和你爺爺去借了一千塊錢,讓他帶去學校,可他卻用這些錢去和一些朋友兩下花掉了。后來,還是讓他去復讀,結果,復讀之后,分數比原來還要低。”
小兒子沉默了。
他一個人走到門外,深吸一口氣,把自己聽到的都寫了下來。
“我的父親和哥哥都是這樣的。但是,哥哥像我這么大的時候也和我一樣啊。時間真的會改變一個人,現在始終說明不了將來。好吧,希望自己不是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