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2-27分享《精力管理》

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書是《精力管理》。經常有人說“我精力有限”,或者“我實在沒有精力去做事了”,如果把精力比作手機電量,精力不足就是電量不夠了。在信息爆炸又快節奏的互聯網時代,我們要看很多東西,要做很多事情,耗費了大量的精力。

所以,管理精力,而非時間,才是高效表現的關鍵。每個人一天的時間都是24小時,為什么別人能做那么多事,不是你的時間不夠用,而是你的精力沒管好。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如何才能做好精力管理。

①『精力保衛戰』

有人開玩笑,我有一顆不甘現狀的野心,只是苦于沒有精力去實現。那么,我們的精力到底都去哪了?

如果有一個攝像機一直對著我們,你會看到屏幕里的自己工作時和旁邊工位的同事聊天,寫文章的時候會拿起手機刷朋友圈,找資料的時候忍不住打開了其他資訊網站……我們的精力就是這樣被瓜分掉的。

有一個常常被提起的比喻:人生是一場馬拉松。這意味著前路很漫長,你可以慢慢跑,走走神,后面再追上去。但是在精力管理中,生活就是一系列短跑沖刺,你必須全情投入。寫文章的時候就專心寫文章,找資料的時候就專心找資料。然而,道理我們是懂的,但就是做不到,怎么辦呢?

要想打好這場精力保衛戰,我們得先知道它的來源,然后讓它變得強大。精力源一共有4個,分別是體能、情感、思維和意志。體能就不多說了,注重飲食搭配、多鍛煉身體就行,其他三個應該怎么保養、恢復呢?其實也很簡單。

當我們愉悅的時候情感精力值就高;當我們對工作和生活進行美好的設想,或者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時思維精力值就高;當我們制定出目標時意志精力值就高。所以精力不足時,可以對照這4個精力來源,看看需要補充哪一個,可以分別用跑步、看笑話、夸自己和馬上列出計劃進行補救。

②『學會休息』

崩潰原本是一個心理學術語,如今已經是隨處可見的詞語了。“我要崩潰了,有那么多事要做”,我們時常聽到身邊的人這么說。

精力就像手機電量一樣,會耗盡,而不是像自來水那樣隨用隨取。快節奏的生活,忙不完的事情會漸漸消耗掉我們的精力儲備。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這一點,沒有意識到要平衡精力,陷入低效率瞎忙的狀態。總是咬咬牙告訴自己:不行,我還沒做完,不能休息。長此以往,會嚴重消耗掉我們的精力值的。

經常熬夜、在高壓狀態下工作、舍不得娛樂……作者把這種生活稱為“高度單線化”的生活,消耗的精力總是超過恢復的總量,最終會崩潰,對工作和生活失去熱情。更新、恢復精力不是逃避和虛弱,而是我們的能量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進入工作狀態之前,可以定個鬧鐘,比如半小時、1小時或者2小時就休息一下;工作的時候,進行分類,把需要耗費大量精力的事情錯開時間處理。“放松是有效產出的時間”,你在放松自己的時候并不是在浪費時間,而是在儲備精力。所以,累的時候要懂得給自己放松,去樓下走走、聽聽音樂、聊聊天都是不錯的選擇。

③『鍛煉出更多精力值』

人是可以不斷突破極限的,最明顯的就是運動方面了,在各種比賽中,跨欄、舉重、游泳等項目都不斷有人刷新紀錄。通過體能鍛煉,我們可以跑得更快、更遠、肺活量更大、身體更強壯。

在第一部分,我們介紹了精力的四個來源:體能、情感、思維和意志。除了進行保養修復之外,還可以通過鍛煉,讓它們變得更加強大。

關于體能大家都知道,鍛煉的時候,我們會不斷讓自己突破極限,然后休整恢復,如此反復,讓自己變得更強。比如一開始慢跑10分鐘,后面慢跑15分鐘,再跑20分鐘……不斷突破。其實,情感、思維和意志力的鍛煉方式和鍛煉體能是一樣的,就是慢慢提高標準。

情感上,培養更多的興趣愛好,發展出更多娛樂方式,比如養花、做飯;思維上,可以更大膽地對今后的生活進行設想,進行更積極的自我暗示;意志上,可以慢慢提高現在的目標,比如以前是每天寫500字,現在每天寫800字,后面又增加到1000字。

你曾經設想過怎樣的生活?你現在制定了哪些目標?現在你可以試著把它們都拔高一點點,讓自己的精力更多一點點。

總結一下,精力管理不僅可以改變我們的做事方式,也會改變我們的思維模式,學會從整體的角度思考問題,去做那些對體能、情感、思維和意志有益的事情,你會擁有更多精力值,可以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