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不動別人,就自己上路

圖片發自簡書App

文/磊少

01.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當你發現一個人怎么都帶不動的時候,你是選擇繼續還是放棄?我會選擇放棄。

最初我寫文章的時候,很多人說愿意跟著我一起寫,大家互相監督,彼此鼓勵,但如今再回頭看,寫作這條路,只剩我自己了。

生活其實就是一個篩選和被篩選的過程,要么篩選別人,要么被人篩選。


02.

移動互聯網時代,其實每個人接受信息的渠道基本上是公平的。但我們總會發現,在同樣的信息面前,有的人停滯不前,有的人則大步向前。

這其中最關鍵的一個因素就在于,雖然大家接受的信息一樣,但在如何利用信息和讓信息轉化為執行力的時候,差距就開始被逐漸拉大了。

想都是問題,做才有答案。

我發現,不管是做微商,自媒體還是社群,即便是領頭羊再怎么努力,到最后總有掉隊的。


03.

的確,我們做不到讓每個人都能保持迅捷的思維判斷能力和高效的執行力,但起碼在做最簡單的事情的時候,少想多做會讓我們進步得最快。

大部分人即便是我們給了方法,給了思路,給了方向,給了細節,但最后都沒能有一個好的結果。所以就會一直糾結,到底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后來想明白了,問題的根源不在于方向、也不在于方法,而是在于思維。

我們都習慣了“主觀不努力,客觀找原因”,以致于在出現問題的時候,第一反應都是怪別人。


04.

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內因才是根本原因,外因只是條件,外因只能通過內因起作用。

換句話說,當我們碰到問題,遇見困難的時候,首先應該思考的是自己,而不是歸咎于他人。

生活,工作,賺錢都是自己的事情。偏偏有人非要別人的督促和鞭策才能“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賺錢”。

這其實是一件比較滑稽的事情,難道我們過得不好,是因為別人導致的?說到底,根源還是在自己。


05.

大部分需要監督和督促,因為他們不會自律。但一個真正成熟懂事的人,根本不需要別人的鼓勵和雞血。

誠然,我們不能要求每個人都足夠自律,但起碼在有別人鞭策與鼓勵,帶動的時候,千萬別消極反抗,不然最后吃虧的一定是自己。

我們自己不進步,可以。但你總不能阻礙別人向前推進的步伐。沒有誰會愿意天天耳提面命去叮囑你必須要怎么樣。

自律自控,應該是一個成年人最基本的素質。

畢竟,我們的半途而廢并不會帶來美好的言語。相反,它只會成為別人的笑柄與你將來不得不面對的遺憾。


06.

不進步,其實就是倒退。

什么才稱得上是有進步,簡單來說,不辜負生活中的每一天。雖說我們每個人并不是一定都要怎么樣怎么樣,但往往想要與眾不同的人,就得對自己嚴要求,高標準。

跟不上別人,只能被淘汰。這個社會本身就是殘酷而現實的。并非你弱你有理,你弱就該被同情。除非,你還是個孩子。

成長的道路本身就是曲折而艱辛的,不把自己深扒一層皮,就難以蛻變。要想不被別人篩選和淘汰,就努力讓自己活成你想要的模樣,不然在別人眼中,我們永遠都只是路人甲。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候的十年前。其次,就是現在。

授權獲取

? ? ? (碼字不易,若覺可讀,歡迎分享)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