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拖延癥嗎?身邊80%的人都會說自己有拖延癥。其實拖延癥有真拖延和假拖延,而大部分自稱有拖延癥的人其實是假拖延。何謂假拖延癥,如何擺拖假拖延?就是我們今天要談論的話題。
上個月到寧波出差,開展培訓前打電話進行課前訪談,一位學員小云表達的一個狀況引起了我的關注。以下是我們的對話:
? 小云:“我已經在公司工作了接近十年了,一直從事客戶經理的工作,銷售經驗算比較豐富,偶爾會在團隊中非正式場合為新人分享自己的銷售經驗?,F在想豐富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學點銷售以外的知識和技能。”
? 我:“你具體想學哪方向的知識和技能呢,已經在學了嗎?”
? 小云:“我想做內訓師這個念頭挺久了,但是一直沒有去行動。”
? 我:“為什么有了這個想法卻一直沒有行動呢?”
? 小云:“我沒有時間,也不知道怎么才能成為內訓師?!?/p>
這一狀況乍一看,貌似是拖延癥,但其實不然。這就是假的拖延癥:有目標,表面看是因為懶沒行動,根本原因是不清楚到底怎么做。
這一現象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并不陌生,到底如何解決這個假拖延癥?小云的問題雖與此行培訓課程本身無關,我還是在培訓休息的空檔,與小云聊起了這個問題,生涯規劃師培訓體系中的GREEN模型就是治愈假拖延癥的有效工具。正好適用小云當前狀況,梳理思路,成為團隊內訓師的目標開始行動并堅持下去,實現在團隊中多角色發展。
第一步:G,目標。確定目標可參考SMART原則,目標要具體、可衡量、可達到、和個人成長目標有相關性、有明確的截止期限。小云想成為內訓師的目標根據以上原則,多久成為內訓師,成為什么級別的內訓師,是團隊兼職老師或全職老師?總部認證講師,或商業講師?經過探討小云將自己的目標具體定為:一年內成為團隊內部兼職內訓師,每月至少講授一次課時為兩小時以上的正式培訓課。
第二步:R,資源。資源可以分別從人、物、財、信四個方面進行盤點。
(1)人的資源:小云發現在成為兼職內訓師這條路上,需要家人的支持,團隊內訓師的經驗傳授,領導的鼓勵,聽課學員的配合。以上是成為內訓師的人的資源,而這些人的資源小云身邊都能得到全力支持。
(2)物的資源:投影等資源公司內部已有,還需要額外配備筆記本,翻頁筆,會做課件,熟練使用PPT,系統學習培訓師技能,如臺風訓練,基礎授課方法等。這些除了向團隊中的講師請教,還需要自己會每天在電腦上觀看培訓師教學視頻。
(3)財的資源:通過盤點以上資源,小云計劃投入一萬元費用。
(4)信的資源:即需要哪些信息。想成為內訓師,需要了解培訓流程,基本授課方式,課程內容如何與學員需求契合。以上信息除了在團隊向講師請教,也需要自己主動學習系統培訓知識。
第三步:E,計劃。完成這個目標的具體計劃。資源已盤點完畢,接下來的一步就是做一個計劃,小云過去做過的計劃僅限在日歷本上寫出這個星期或這個月將要完成的業績目標,即對業績目標的分解,現在需要對自己一年內成為內訓師做一個比日歷記錄更為細致和明確的行動計劃。關于這一點,小云并沒有相關經驗,旁邊的陳老師表示自己用過甘特圖做計劃,并愿意教小云學會使用。做計劃的方式很多,不局限這一種,建議小云接下來能針對這個目標做一份詳細并能指導行動的詳細計劃。
關于做計劃,小云把一年內成為內訓師的目標分解成講十次課,每次兩小時以上,最近半個月之內會完成物品配備,然后通過電腦找一些培訓師教學視頻,學習一些基礎課程,到第二個月開始在小組內進行第一次課程分享,主講自己擅長的銷售技巧。不同以往非正式的分享,第一次會把自己的經驗技能提煉總結,并打麿成一套自己的銷售技能課。在小組內分享后,由學員反饋,在這個反饋當中讓自己更了解哪些地方待提升,下次培訓時加以改進,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第四步:E,例外。有了計劃之后,想一想,在整個計劃實施過程當中,這個目標有沒有什么特殊情況會阻礙目標的達成?根據小云自己的日常工作安排,可能會影響到目標達成的主要是時間,要額外花時間來學習與回家照顧小孩時間沖突。解決的辦法就是選擇一個小孩睡著以后的時間來充電,同時給自己設定了一個固定時間每晚22:00-23:00這1個小時來學習。學習的內容包括以上提過的視頻教學,基本授課方法,也可以對自己過往經驗總結提煉,提煉成能夠分享的課程內容,也可以學習新課程進行備課。
第五步:D,下一步。在以上提到的諸多將要行動的事項中,選一個容易上手的小目標開始著手,把第一步邁出去。小云表示自己會先準備物品,然后學習網絡教學。
后續建議:交談到這里對話結束了。通過這一次對話,小云清晰的了解了自己為什么以前想成為內訓師但是遲遲沒有行動,也明白了接下來要做什么,思路已經理清。其實我更建議小云能在自己定的下一步小目標準備物品下載視頻學習這件事之后,能把以上提到的第三條計劃這一項再花些心思來仔細制定,形成具體的行動計劃,為未來一年內的行動提供明確的指引。
GREEN不但可以解決小云想成為內訓師的問題,也可以解決同類型的假拖延問題,如果你也有一個目標,但不知道如何著手推進,不妨用這個模型進行自我談話,相信你會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