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個人平時說話的毛病就是沒有重點,因此經常別人GET不到點,這樣兩個人也就沒法繼續了。
書中一例子說老板問員工昨天的財務報表整理了嗎,員工卻答非所問,告訴老板今天誰誰來找他了。任何一個老板不會因為別人來找他就不用員工做報表了,這是員工答非所問,回答的不是重點信息。員工沒有做完可能想要用其它事來掩蓋老板問的事,可這更是欲蓋彌彰,放大事情,除了事實之外還可能落下個態度不端引起不好的印象。
說重點有時就是問什么,答什么。
這讓我想起我們平時打招呼可能會問:“吃飯了嗎?去哪了呀?”這時我們只要說吃或沒吃,回答一個地名就可以了。如果對方想要繼續聊下去,或者你也有其它的要說,在進一步的說說原因,說說過程。而不是一上來就跟人家說:今天工作太多,遇到了什么麻煩,忙到現在還沒吃飯,這感覺像一個怨婦,也許人都后悔打招呼了。
又如我們做工作匯報,每個部門都要說上幾句,那么不要一上來就說工作過稱有什么困難,有什么事發生,匯報就是要結果,所以就找重點數據,時間節點表明工作進展,再帶過重點問題,就可以了。也就是要有輕重緩急。
有時避重就輕也是說重點。比如書中《老龍翻船記》講的老龍的女婿在國外修電腦碩士,但沒有修完,親家是公務員但不知道是警察。這就是在說話的時候凸出的是某個過程,修讀但是是否畢業女婿小朱沒有說,警察也是公務員,只是具體到了職業名稱。因此想要什么效果,需要有避重就輕,突出你想要的重點。
運用到寫作、演講、學習,也是一樣,寫作有詳略得當,重點突出;演講有主題思想,重點分析;學習有重點掌握內容。語言上抓重點的技巧同樣適用于生活處事,管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