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書第10篇《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讀后感

讀一生書,一生讀書,讀書而后有感(之三)

血脈之間的愛永遠不會斷隔

—讀周國平《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書感

? ? ? ? ? ? ? ? ? ? ? ? 2017.05.13

5月13日,是母親節,當然也是舶來品。朋友圈刷爆了愛,好像大家突然之間,就在今天非常愛自己的老媽,當然也有付之于行動的,買花、送蛋糕、做飯。一切都好,希望每天都做個孝順的子女,靜等父親節大家又一次的表現。

圖片發自簡書App

讀周國平《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斷斷續續有一段時間了,期間,或許因為悲傷,沒敢讀下去。今天,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讀完,內心或有很多不平靜,因為我這80年一代人也做了父親,當孩子生病或不開心時,內心也是著急或者痛苦的。今天因為女兒嗓子疼,去醫院看病,看她那么堅強,我就差點哭了出來。

札記,“札”,讀zha,是指讀書時摘記的要點和心得體會及見聞的單篇文章。古稱小木簡為札,條記于札,故稱。因為我在即墨體育館看這書的時候,一個小朋友過來讀錯了,我跟他解釋了一下,也希望將來他能多看書。

周國平43歲的時候有了女兒妞妞,然而患有惡性眼底腫瘤的妞妞一歲半就離去了,其婚姻也在不久后終結。周國平后來為女兒寫了——《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在美國兩所著名的醫學大學將其作為案例編進了講義,講義科目為醫學倫理學。本書在美國被稱為“中國醫學人文學的重要作品”。

這本書曾經讓很多人為之動容。因為,父愛如山,情深似海,思念像河。因為,一個人的人生,有了孩子,才是完美的人生。做了父母,才知道真正的愛是什么。

書中很多經典語句,值得我們來深思,細細地品位:

1.人生中最難忘的經歷往往是短暫的,最震撼心靈的事件多半帶有突發的性質。

2.人生中有許多等待,這是最揪心的一種。(生孩子)

3.生命的第一聲啼哭是不夾一絲悲傷的,因為生命由之而來的那個世界不存在悲傷,悲傷是我們這個世界的產物。

4.誕生是一輪詩意的太陽,在它的照耀下,人間一切苦難都染上了美麗的色彩。

5.我們從小就開始學習愛,可是我們最擅長的始終是被愛。直到我們做了父母,我們才真正學會了愛。

6.從搖籃到墳墓只有咫尺之遙,從天堂到地獄只在旦夕之間。

7.在這個世界上,人人都有自己的不幸。

8.人生無非是一堆體驗。

9.當文明遇到赤裸裸的野蠻時,語言便失去了任何功能。

10.樂觀者會盡量“朝前看”,把眼光投向雨過天晴的未來,看到災難的暫時性,從而懷抱一種希望;悲觀者會盡量居高臨下地“俯視”災難,把它放在人生虛無的大背景下來看,看破人間禍福的無謂,從而產生一種超脫的心境。

11.只要咬牙忍受,世上并無不可忍受的災難。

12.以從容平靜的態度忍受忍受最悲慘的厄運,這是出世做人的基本功夫。

13.人都是得過且過,事到臨頭才真急。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頭上,仍然不直到疼。砍下來,只要不死,好了傷疤又忘了疼。最拗不過的是生存本能以及由之產生的日常生活瑣事。

作為平凡人,我們常常相信“命運”的安排,一旦發展受限,或者人生不如意,就悲哀“命運”的不及,把命運做成一個沉重的詞語,唯自己是命運不好,不幸運,悲慘的。其實,正如常言所云“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命運是不可思議的,令人感到神秘而又荒謬;命運是不可違抗的,令人感到堅強而又無奈;命運是不可輕視的,令人感到艱巨而又難忍。我們不要相信命運,只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就好。

其實,一個生命的失去,對于本人和家庭來說,都是痛苦的。世上任何一人的苦難都絲毫無損人世間歡樂的總量。哪怕皇帝駕崩,領袖去世,黎民百姓該樂還是樂。一個生命的痛苦和毀滅,對于這個世界,真是什么也不算。周國平,女兒去世,一家人是痛苦的,甚至會痛苦一生。作為旁觀者,我們也會為此痛苦或者惋惜,也許降臨到我們頭上,我們也會痛苦一生。可又能怎么樣,地球依舊在轉,世界依舊在變,生活還要繼續,痛苦依舊存在。我們能接受的,就是活著人,好好活著,堅強的活著,開心的活著。

唯一可悲的是周國平與其妻子雨兒離婚了,這也許是最大的悲哀。所以,作為哲學家的周國平,還是沒有看到事物的本質。他,看不清生活的本質。即使是夫妻,苦難也是不能彼此分擔的。即使是文字,也是虛假與悲哀的。故此,周國平,不是真正的哲學家,也許他能寫下所謂的經典語句,唯美的心靈雞湯,卻看不到自己所經歷的苦難。

妞妞的病,正如書中所說,有幾個疑點。

一是醫院的所作所為。明知孕婦不可照X光,卻在透視室里不出來。一個醫學博士不懂常識,犯醫學界之大忌,為何?母親懷著孩子,發燒,醫生推來推去,不給看病,連實習護士都看不下去了,又為何?醫院一個不作為,導致了悲劇的發生。《妞妞》一書,給中國公眾提供了一個反省現代醫學觀念與制度的生動案例。

二是氣功大師,天將神兵,醫治百病,胡言亂語,胡說八道,瞎編亂造,簡直無法用語言形容的悲哀,為何沒人制止,為何有人相信,又為何不堅決予以取締?這更是社會的悲哀。三是世俗的眼睛,胡亂的語言,肆無忌憚的猜忌,對悲情之中父母的傷害,有其是對孩子的傷害,讓人深惡痛絕。可這樣的流言與蜚語,每一天都在發生。人性的丑惡,與一個一歲受疾病折磨而又天真無邪的孩子相比,發揮的淋漓盡致,讓人深惡痛絕。

我們都生活在世俗的漩渦之中,不可避免的會被日常生活的潮流淹沒。一日復一日,一年又一年,漸漸地,離開我們的親人會越來越多,我們也會離開這個世界。不管怎么樣,地球依舊在前進,時間依舊在前行。我們要有足夠的勇氣,面對生活中已經發生的一切,不必相信所謂生命的奇跡。

血緣,讓我們的愛繼續了下去。血脈,讓我們的人生繼續了下去。血脈之間的愛永遠不會斷隔。父母,愛我們。我們,愛孩子。彼此的愛,永久的持續下去。

一切安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