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和海海發現之旅第六季-走近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侏儒鎮苗苗幼兒園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結束了河南段的走訪,我們第二天就與湖北的兄弟們匯合。湖北威馬楚通公益慈善基金會的伙伴們和我們一起行動,這兩年湖北威馬楚通,一直致力于資助湖北省內眾多貧困地區的學生、學校和家庭。這次我們一起把覆蓋面擴大,一起關注農村民辦幼兒園和這里的留守兒童。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湖北省的第一站是蔡甸區侏儒鎮的苗苗幼兒園,位于國道邊上,近兩年 武漢區郊區在全面修路施工,到處都是工地,我們來的時候,幼兒園的門口正剛挖開,鋪設管道。

回想起,這些年幾次行動都曾路過武漢及周邊地區,一直在修路,確實出行特別困難。愿不久之后,武漢能給市民們一個寬敞平坦的道路。

圖片發自簡書App

幼兒園有300多名孩子,姚園長介紹,70-80%都是留守兒童。他的幼兒園靠近國道,算是條件較好的,周邊還有幼兒園則在農村的小路上,比較偏僻。

也是因為靠近城市挨著國道,所以這里的孩子收的教多,生源穩定。于此同時,也帶來一些困難,就是每天有絡繹不絕的大車飛馳而過,塵土飛揚,對這里所有人的呼吸都造成影響,并且每天都得多次打掃塵土。


圖片發自簡書App

苗苗幼兒園的教學品質是鎮上較高的,這個從事十多年幼兒教育的姚園長帶隊密不可分。良好的口碑深得周圍相親們的信賴。

幼兒園十幾名教師,除了園長和廚師年長一些,剩下的都是年輕專業的老師。在我們走訪的期間,每個班級都在準備各種形式,各有特點的節目。從這些節目可以看出,幼兒園的課程安排比較豐富,孩子們的知識接觸面比較寬的。后來和姚園長的溝通中證實到,姚園長在幼兒園的教學上舍得投入,加盟幼教集團,采購先進的課程。于此同時,每年在老師們的學習培訓上也是投入不少,幾萬元肯定是有,老師們輪流利用周末和休息時間去市里或省外培訓學習。

苗苗幼兒園是利用農村的住房,然后不斷擴建而成,整個幼兒園三層樓,三樓有舞蹈教室外,在創園初期,是沒有戶外活動場所的,經過對方努力,才買下了鄰居家后院的空地,建成了現在的戶外活動操場。

姚園長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一塊寬敞的地皮,建立一所符合幼兒教育發展的幼兒園,她最擔心的是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學理念不能傳授給孩子們。

當談及最讓她難過的事情,和大多數幼教工作者一樣,都是對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有所虧欠。記得有一年下大雪,她自己的孩子已經上小學一年級,他們夫妻倆冒著雪開車送幼兒園的孩子回家,雪越下越大,最后只得把校車放在村里,自己走路回來,當時天已經黑,走到幼兒園門口的時候,自己的孩子站在門口的雪地里等著回家。

這樣的例子在全國幼教工作者中不計其數,幼兒園里擔負著上百個家庭的未來,顧此失彼也是常態。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關于老人和孩子

我們對苗苗幼兒園的幾個家庭進行走訪。

除了因疾病造成的家庭貧困外。其他的基本情況差不多。

每個家庭基本都是2個小孩,父母也是在外打工。母親大多都是在武漢周邊的服裝廠里工作,父親大多都是在附近的建筑工地里做油漆工。都屬于技術工種。

當地留守的老人依靠自家的土地,水塘。種植泥蒿,藕帶,西瓜,養殖蝦等維持生計?;灸軌蜃越o自足。老人們的年齡均在50歲左右,一些基本的農活都還可以自己負擔。

孩子們的上學費用基本都是老人負擔,在外打工的父母,做一些補充。年輕一些的外出打工父母,因缺乏技術經驗,賺的錢也剛夠養活自己。

老人對孩子們的教育期望就是,讓孩子們學到知識,將來到城市里去。希望孩子們的父母在外面打工能多賺錢,在鎮上,縣城 買得起當子,以后自己的孫子可以接受城市的教育。

孩子們,在苗苗幼兒園學習到了很多很多行為習慣和知識,這也是爺爺奶奶所欣慰的,最明顯的一個現象就是,當老人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則用普通話。雖然笨拙,但是足以表明對孩子們的重視。

因為孩子的父母都是在近處打工,會有時間不間斷的回來,對于孩子們的而言,并沒有特別嚴重的留守影響,總體比較活潑開朗。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