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0缺點

今天,然上早教課,旁邊一個小女孩的奶奶看看他,問我,沒三歲吧?我挺奇怪她這樣的問法。從何而感觀得知?我笑了下,剛過。

她很驚訝的看著我,剛過?過了?心里頓時一陣莫名的反感,說不出從哪里來,確實來了。我沒有再搭理她,一會上課了。

她的孫女非常活潑外向,回答問題非常主動激進。對,是激進,我用了這個詞。甚至會搶答。但是所有的孩子里面,我對她的印象并不深刻。在我的班上,我和大多數老師一樣,喜歡聰明低調型的孩子,不張揚。這個女孩子,有時候會給我一種感覺,她是非常需要獲得認可,因此會通過主動搶答來引起老師的注意,從而獲得表揚。其他的,暫時無感。

上課的時候,這個女孩旁邊坐了一個新來的小姑娘,媽媽帶著來的,叫demo.她看到然今天穿了件喬治的衣服來,非常喜歡,就跑過來摸。然先看著她走過來,觀察她干什么,然后待她摸了下就跑開了。她媽媽和旁邊這個奶奶聊天,意思貌似是羨慕這個女孩說話早,溝通完整,表達能力強之類。接下來,這位奶奶做了件我非常不齒的事情,她把身體向這位媽媽那邊傾倒,手攏著嘴巴,壓低聲音,但是很不幸,還是被我聽見了。

她說,她孫女兩歲半,這么高,跟那個誰(說了然的名字)一樣高,然居然都三歲了之類!意思是說她完全不覺得然像三歲的樣子。

個人觀點有差異我不反對,可是這種當著我的面竊竊私語評價孩子,并且就只是單從感觀上,我覺得非常不禮貌。我打量她,典型農村老太太的裝束,倒不是我歧視農村人,人的素質,大部分情況下確實因文化程度決定。

我極力按下心頭的不爽陪他上課,她們兩在那邊仍然聊著。仍然是身高,外在表現等。待一個小休時,我一本正經的轉過頭去說,孩子的身高,語言受很多程度和內外因的影響。有的孩子長得高是好事,但是不代表后面也會如此。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尊重每個孩子的個性,而不是隨意在孩子面前評論他們。說完我就轉過身去了。

可能我的話比較嚴肅年紀卻比較輕,她們反而愣了一下,面露訕訕之色。那位奶奶說,我沒有別的意思,我只是說你孩子的身上看著不像三歲的。

我再一次轉過聲:那您覺得三歲應該有多高呢?或者多高才是好或者不好呢?再同年齡段里,他的身高算高的了。身高體重有先天優勢,后天特異性對吧?我從來不會說人家的孩子矮呢。

然后就上課了。

其實,對待孩子的教育,我只能算半個教育媽媽,畢竟我的科班是學臨床出生的。這點,想必很多的媽媽,在有了孩子之后,基本成了半個保姆,半個育兒專家,外加半個醫生了。各家有各家的觀點,也有各家的方法,對待孩子的優缺點,我們應該兼收并蓄的對待。

然小的時候,不愛主動和人打招呼。為此,家里的老人很發愁,每次帶他出去玩,總會有人說他不愛說話,不喜歡打招呼。家里的老人幾次都逼著他說。結果呢?自然是適合其反。有幾次過年的時候,爺爺家親戚的小孩多,在一起,大家就說,誰誰不愛說話,不愛叫人。開始說了幾次,我沒吭聲,有一次,又是當著很多人的人這樣隨意,或者說肆意去評論,然的爸爸沒有出聲,或者說是習慣性沉默,我說話了。

請大家不要當著我孩子的面,隨意的說,或者評論,你不如哪個孩子,不像哪個孩子。他們都能聽懂話,也有自己的思維。然的爸爸現在都不愛叫人,不愛打招呼。我能不能說,他小時候更不愛說話?對孩子,優點我們放大,缺陷我們私下溝通,我覺得這樣對孩子更好。

然的父親的家族,是一個父權主義為重的家。然的爺爺奶奶,對孩子秉持放養式教育,在這個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嚴重缺愛。導致了然爸爸家的兄妹,在人情世故通達方面都比較差,性格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冷漠。家里,男性長輩說話為天,不管正確與否。我還是這個家族里唯一一個跳出來“叫版”的女性。

很大程度上,他們還能聽我說話,是因為我有一份工作,也有一定的經濟能力。算是一個獨立的女性。也感謝他們,在那一次之后,沒有在當著然的面說過這樣的話了。

每個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掉落凡間。絕對不會是完美,我們必須兼收并蓄的看待,并且尊重他們的特異性。從斷奶,學會刷牙,學會吃飯,穿衣服,都有個體差異性。尊重他們,也是我們自己教育的一個升華與自我修為的一個提升。

我不愿意我的孩子沒有缺點,反而,我覺得有缺點的孩子才更加的真實。包容0缺點,包容他們的不完美。不要做中國式的“著急完美家長”。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