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天(2018.01.15)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 ? ? ?琵琶行·并序(之三)

? ? ? ? ? ? ?作者:白居易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

水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注解1、左遷:貶官。2、凡:共。3、間關:鳥鳴聲。4、蝦蟆陵:下馬陵,其附近乃歌女聚居地。5、秋娘:歌妓們的通稱。6、爭纏頭:競相贈送財物。7、鈿頭銀篦:婦女頭上飾物。8、浮梁:江西景德鎮。9、嘔啞嘲哳:形容聲音嘶啞雜亂刺耳。10、向前:剛才。11、青衫:唐官員以等級穿著不同顏色衣裳。青衫是最低一級的服色。

譯文清脆如黃鶯在花叢下婉轉鳴唱;幽咽就象清泉在沙灘底下流淌。

好象水泉冷澀琵琶聲開始凝結,凝結而不通暢聲音漸漸地中斷。

象另有一種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時悶悶無聲卻比有聲更動人。

突然間好象銀瓶撞破水漿四濺;又好象鐵甲騎兵撕殺刀槍齊鳴。

一曲終了她對準琴弦中心劃撥;四弦一聲轟鳴好象撕裂了布帛。

東船西舫人們都靜悄悄地聆聽;只見江心之中映著白白秋月影。

賞析  詩人在這首詩中著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通過它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中被侮辱被損害的樂伎、藝人的悲慘命運,抒發“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情。

  詩的開頭寫“秋夜送客”,“忽聞”“琵琶聲”,于是“尋聲”“暗問”,“移船”“邀相見”,經過“千呼萬喚”,然后歌女才“半遮面”地出來了。這種回蕩曲折的描寫,就為“天涯淪落”的主題奠定了基石。

  接著以描寫琵琶女彈奏樂曲來揭示她的內心世界。先是“未成曲調”之“有情”,然后“弦弦”“聲聲思”,訴盡了“生平不得志”和“心中無限事”,展現了琵琶女起伏回蕩的心潮。

  然后進而寫琵琶女自訴身世:當年技藝曾教“善才服”,容貌“妝成每被秋娘妒”,京都少年“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然而,時光流水,“暮去朝來顏色故”、最終只好“嫁作商人婦”。這種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描寫,與上面她的彈唱互為補充,完成了琵琶女這一形象的塑造。

  最后寫詩人感情的波濤為琵琶女的命運所激動,發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嘆,抒發了同病相憐,同聲相應的情懷。詩韻明快,步步映襯,處處點綴。既層出不窮,又著落主題。真如江潮澎湃,波瀾起伏,經久不息。反復吟誦,蕩人胸懷,情味無限。語言鏗鏘,設喻形象?!叭缂庇辍薄ⅰ叭缢秸Z”、“水漿迸”、“刀槍鳴”、“珠落玉盤”、“鶯語花底”。讀來如聞其聲,如臨其境。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