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活法叫實踐:當我們還是兒童時,我們憧憬未來有無限可能,其實現在想想無非就是爸媽能多在乎我們一些,其他都跟我們沒關系;當我們走上高考的人生轉折點時,我們想著能離家遠點,因為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其實現在回頭看看,成績好和考入好的大學,并不能決定一個人的人生是否會改寫;當我們步入社會參加工作時,我們想的就是盡快能融入社會并且減輕父母的負擔,能夠幫家里做些什么,更多的可能是證明點什么,回頭想想其實我們在家人眼中,還是那個沒有長大的孩子;直到我們成家了,其實工作和生活中轉換時,我們容易迷失自己,忘記自己的愛好和興趣,忘記好多好久未曾聯系的朋友,只是我們缺少---實踐!
孩童的天真,是最青澀的回憶,也是最無憂無慮的開心。
小時候,我們看到海爾兄弟和葫蘆娃那么厲害,雖然看不太懂,但是就是想看,爺爺奶奶越阻止,我們越看的有勁,好奇心年年都有,我覺得這段時間特別強。因為小時候實踐雖多,但是總結性不多。忽略一些,只記些簡單的,并無參考之意。
高考的人生轉折點中,是家人和鄉親的厚望,其實我們實踐是圓他們未曾完成的夢想。
還記得高考的前一個月,家人圍著學校圍著老師問我兒子女兒應該考什么樣的學校,其實老師根本也不知道,只是覺得學校有多少指標要達到,有那幾個有意向能成為其中的數量。當我們完成高考時其實內心真的很放松,壓抑了那么久的心,終于有了短暫的棲息,只是短暫過后,成績成了我們苦惱的煩惱,成績好還好,在家在外都有面子,成績要不好,一整個夏天只能呆在家里準備明年的復讀了。學習比較重要的一刻我認為是在高中,高中過后,其實才是實踐的重要時期。
步入社會的起步,無論我們方向盤轉了多少次,離不開我們自己的夢想,朝著這個方向實踐。
還記得我參加第一個工作,當時店長跟我說,剛從校門出來,你什么都不懂,多做多學。直到他離開公司的那一刻才跟我說,其實公司的問題在團隊。直到后來我帶團隊了,才明白店長說的是凝聚力散了。很快我離開了公司,我認為多實踐多跟優秀的人學習才有好的未來。3年內換了好幾份工作,感受過不同公司的文化,也處了不同地方不同人生的價值觀,其實大體相同:跟什么樣的人在一起,多多少少會有一點原來的影子和干勁。實踐中進步,實踐中總結,實踐中得到快樂。做一件自己認為對的事,一直堅持下去,一定會有好的實踐成果。出校門是白紙,不多畫幾個圈,怎么知道我們在那呆過。更不知道我們原來這么拼,到處有我們的影子和干勁。現在找到一個方向,只有做到“不忘初心,方得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