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然希望每個人都能以比蒼老師和東尼大木老師更舒服的姿勢來賺錢。比如搞藝術。然而藝術真的那么容易搞嗎?
畢業季降臨,像往年一樣,熱愛藝術的你們中的相當一部分,不得不開始一場艱難的曠日持久的思想斗爭,你們對未來感到迷茫,不知道是否該堅持下去,開始試圖向那些了解行情的人求助。為什么我知道的這些?因為我收到了為數不少的這類求助。
這是好事,這說明你們是理智或希望理智的。但愿這篇文章能夠為你們提供的價值不會低于這篇文章耗費的時間的價值。
我可以給你們一些不負責任的煽動,發揮演說家的特長,再一次搬出歷史上那些成功藝術家們的誘人的故事,這種布道每次都會促使成千上萬的藝術愛好者想要成為藝術大師,成為被寫進未來的藝術史課本的閃閃發亮的大人物。而你確實有一定幾率成為那樣的人物,畢竟曾經有人(也許現在仍然有)認為只要堅持不懈地在鍵盤上敲擊下去,連猴子都有絕對的幾率用打字機隨機寫出莎士比亞的全部杰作。
堅持確實能創造奇跡,問題是我們是否有能力完全不在乎投入產出比。
我個人的建議是不要專職從事傳統形式的藝術創作(即俗稱的“純藝術”),如果令尊不是王健林或潘石屹。當然假如你有為創造偉大藝術而舍身成仁的覺悟那則另作一說,并且請允許我先替后世獲益者們向你致以最誠摯的敬意。
給出這樣的看起來略顯消極的建議,我是有充分的依據的。
作為眾多藝術家聚居地之一的中國宋莊畫家村現在的入駐畫家據說已經過萬。一萬多個畫家中半數以上租不起像樣的住所。筆者目睹過他們擠在由村民們在過去使用的民房改造成的沒有廚房和獨立衛生間的骯臟的小單間里,日常食譜以白水煮面條為主,如果有額外的營養品,一般是白菜。在宋莊普通畫家那里,一棵白菜往往擔負著畫家的半個月的營養補給的藝術使命。由于缺乏長期穩定的市場,大多數畫家們過著青黃不接,難以為繼的拮據生活。
最初,他們以為很快能出人頭地、飛黃騰達,能成為一個成功的自由工作者。實際上他們慢慢就會發現,藝術品不是生活必需品,人們對它沒有穩定持續的需求,沒什么名氣的畫家(99%以上的畫家)偶爾賣掉一張畫就跟買彩票中獎一樣難得。
想象廣大國民正在努力脫貧,加上現在這個大眾消費時代的娛樂活動之豐富程度,在我寫下這些字的當兒又不知有多少種新型娛樂方式被發明了出來,又貴又不好玩的傳統形式的藝術品的競爭力實在微不足道,尤其是在這樣一塊被文化浩劫掃蕩過的陸地。
等待著那些以為自己能拯救中國的藝術的藝術家們中的絕大多數去面對的一個結局是,有一天他們發現自己年紀不輕一無所長,即使想轉行也已經來不及了,他們幾乎無法跟那些頭腦靈活的實用型專業應屆畢業生們競爭現代公司的任何職位。隨著時光無情地流逝,他們跟社會主流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他們開始懷念那個充滿希望眼睛里有無限可能的年紀。
當然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少量富裕的畫家,他們中有多少人是在那個競爭壓力小得幾乎隨便畫點什么都能成功的年代發達起來的,又有多少是撐過了垂死掙扎終于撞上了好運開始賣出作品的,留給你們自己去想象。不過那些幸運兒們并不那么關心類似的問題,所以這篇文章不是為了解除他們的煩惱而寫。它是寫給需要這篇文章的人的。
如今再也不是作坊式手藝人的黃金時代了,比起買一幅看不太懂的畫作掛在他們的光滑潔白的散發著科技感的墻上,人們更愿意把錢花在馬爾代夫七日游。更何況現在的人都懂得追求精致生活,都比較注重自我價值的提升,懂得通過優雅的生活方式向自己的心靈注入優越感和滿足感。假如你以為追求精致生活會導致購買藝術品那你就錯了,追求精致生活的結果是創作藝術品。現在網絡上到處都有幫助白領們提升生活品位和繪畫技能的教程,字里行間流露著生活達人式的撒嬌口吻,提醒著你別不小心忘了她是被優越日子寵慣了的公主。這種能讓讀者產生自己正在被表白的幻覺的口吻比日復一日對著模特寫生的時光更能撫慰一顆被職場壓力摧殘了千百遍的心靈。
據有關媒體的統計數字,2015年全國有約52萬名藝術生報考(有另外兩家媒體給出了另一個統計結果為71萬),有證據顯示這個數字將會逐年增長,這其中的一半是美術生。雖然將來他們中的大多數會成為應用設計類從業者,但走上傳統藝術家道路的那部分的數目依然龐大。如果你留意一下那些鋪天蓋地的幼兒興趣班、成人興趣班甚至老人興趣班廣告你就不難明白,實際上,現在畫畫的人比買畫的人還多。
畫家曾經是職業,現在已經不是了。任何靠運氣創造收入的行當都不是職業。畫家的收入是意外所得。如果“意外所得”和法律上定義的“意外所得”有沖突,那么我們換個說法吧,叫“或然所得”。
僅靠或然所得來生活你是很難健康地活下去的。假如被生存問題困擾,再大的藝術抱負都會成為一種精神鴉片。這樣的生活狀態往往使藝術家對世界產生誤解,并把這種誤解中的世界作為攻擊目標,慢慢變得憤世嫉俗,甚至精神失常,成為他們的盲目的野心的祭品。
熱愛藝術的人就像熱愛做愛的人一樣多,我們沒有必要全都以此為職業。
也許你有更高明的意見,但為一個可能導致人生悲劇的問題多花一天世間去考慮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