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烽火戲諸侯的小說《我是癩蛤蟆》中,趙甲第帶著妹子逛百貨商城,年輕的售貨員很奇怪為什么平時趾高氣揚的店長會對這個全身上下不超過200塊行頭的小子畢恭畢敬,待到趙甲第走時,她才怯生生的去問了心底的疑惑。店長答道,“一個手腕上帶著PATEK PHILIPPE(百達翡麗)的人,又怎么會是普通人家的孩子。”
果然姜不如老辣,這個就算丟人堆里也不會被人找出來的小子正是這家百貨商城的少東家。而他手上的這塊百達翡麗,按小說中的原文,為百達翡麗超級復雜功能計時5959P。5.25毫米的表身加上內更備計時追針裝置,以及每年限產10枚的稀缺度,使之成為腕表收藏家們必生的追求,而香港蘇富比的成交價更是高達300萬人民幣以上。
誠然一塊300萬的表并不是普通人所能承受的,而一塊適當的腕表卻可以瞬間提升整個人的氣場與價值,由此也讓腕表這東西成為了最能表現個人形象和逼格的配飾,此處并沒有之一。
? ? ? ? ? ? ? ? ? ?
上至皇室貴胄、明星大腕、下到有點身份的社會名流,不見得每個人都會在出席公共場合的時候拎個包,戴條金鏈子或者稀缺吊墜,但大部分人都會選擇一款符合自身氣質和品味的腕表。這對于一塊僅僅用于記時的工具來說,無疑是對其價值的一種莫大肯定。
于是,在我們打定主意要選一塊適合自己的腕表之前,除了準備好足夠的票子,首先要弄清楚的就是腕表的種類,確定自己的需求。然而一款腕表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機芯,猶如心臟之于人類,所以我們來給腕表分類的時候,一般所言的就是機芯的分類。
在現如今,腕表機芯主流為石英和機械兩種。更形象的比喻,這相當于IOS和安卓系統,之外,便是諸如光動能表、Apple Watch等數碼表、以及HYT H1 液壓動力表等。 顧名思義,石英表是利用一小顆電池來驅動石英晶體,使其產生振動從而帶動其他齒輪的轉動讓手表指針運行的一種機芯。由于石英表制作簡單,內部結構也并不復雜,易于批量生產等特點,一般見于腕表的基本款,價格相對來說也會低廉很多。不過由于是電池驅動,石英表的走時誤差每天不會超過0.5秒。
但是在幾乎每個人都隨身一部手機的現代社會,人們對于腕表的追求,顯然不會是其是否計時精準上面。一塊積家(Jaeger-LeCoultre)的 Hybris Mechanica售價可以上1500萬的原因正是由其小小表盤內1500個零件組成的超級精密機芯,這幾乎代表者人類手工業的極限追求和齒輪之間轉動的美感,才促使機械表一直位于腕表的頂端。
不過機械表又分為自動機芯和手動機芯兩種。手動機芯是通過手來撥上發條聚集能量,再通過機械齒輪和彈簧裝置傳送到擒縱系統中,最后通過擒動系統分攤能量來帶動指針計時;而自動機芯則在此基礎上多了一套自動蓄能裝置,可以將佩戴者運動產生的能量帶動發條蓄能。機械表制作精密、各個裝置之間必須精準的配合等特點,機芯必須要定期保養和維修,才能維持其作為一塊手表的基本功能。只是如果保養得當,一塊藏家級別的機械腕表是完全可以當傳家寶進行世代相傳的。
而在余下的幾類表中,光動能表其實跟石英表是一樣的,只是光動能由光給電池提供電量;而HYT H1 液壓動力表則由最先進的微縮液壓裝置提供動力;Apple Watch,包括Garmin Fenix等集成電路機芯的,這里就不累贅的介紹了,大家感興趣的自行了解即可(畢竟對于工科生來說,無法抵抗的是機械之間那種精美絕倫的轉動和無絲的配合)。
當然,大家都是為了裝逼而來,那么入手一塊擁有傳承價值的復雜功能機械腕表是個不二之選。而在復雜功能機械腕表之中,一共蘊藏著十三種超高逼格的功能,一塊腕表得之其一便可身價倍增,少至上萬,多則六位數。如果能夠擁有其中三至四種功能,便足已做一塊傳世腕表,瞬間逼格高大威猛。而對他們的了解,才能為自己選擇一塊高逼格腕表提供一點的基礎知識。
第一種:深海防水
起初的機械表,有一很大部分是為軍隊所服務的。而海軍作為重要軍種之一,一塊腕表的防水性能變成了首當其充的功能,我們稱之為潛水表。
在腕表的防水描述中,“30米防水”為最初級;只能防潑濺,“50米防水”則可以防止生活用水;到了“100米防水”那么你就可以事無忌憚帶著它進行任何體位的水接觸了。之上還有200米、甚至300米的級別,到了這個時候,表殼不僅要加厚,更多的是一體成型。要完全杜絕進水,甚至加入排氦裝置,對于一塊小小的腕表來說,這無疑是一項挑戰。
第二種:鵝頸微調
?
在機械表中,快慢針是最常用的微調裝置,通過控制擺輪游絲的長度控制振頻快慢,但時間長了,誤差會變的非常大。這個時候,格拉蘇蒂于2002年發明了鵝頸微調,用來控制快慢針的調節。這個形似天鵝頸部的優美零件,使得機芯的美感頓時上升了一個新的臺階。
第三種:高振頻計時碼表
作為計時工具,又快又準是所有機械表制造大師究其一生所在追求的。而高振頻計時碼表功能的出現,立即便在復雜功能腕表上取得了一席之地。它既能在瞬間釋放高頻動力,又能在按鍵的一刻立即停止,從而達到精確讀秒的功能,著實讓人驚嘆不已。
第四種:月相
當月亮的陰晴圓缺在腕表上來體現的時候,所有的人都無法抵擋它的浪漫氣息,乃至月相變成了高級腕表中最美麗的一項功能。雖然相對而言,月相功能比較簡單,但是因周期變化,固定死的機械裝置很難達到非常精準的顯示,但是百達翡麗Ref.5102SKY.Moon這塊專為月相而生的腕表,每太陰月的誤差僅6.51秒,既1105.99年以后,才會累積一天的誤差!
第五種:世界時
大家都知道時區的不同,世界各地的時間都不盡相同。而世界時功能則通過巧奪天宮的表盤,內圈24小時制的計時盤,然后轉動按時區排列外圈,對于所處城市所對應的時間便可一目了然了,實乃環游世界的最佳伴侶。
第六種:萬年歷
在小小的表盤上,我們清晰可見時分、星期、日歷、月份等各種計時功能,假如你再加入一處顯示閏年的小窗和標配的月相,那就是一款萬年歷腕表。
第七種:超長動力
通過前文,我們都知道了機械表是由發條儲蓄能量帶動的,就算是自動機械腕表,你放著不使用,待能量耗完,也便停止了走時。而在腕表界,我們把一次上滿發體可帶動8日走時的功能表稱之為“超長動力”腕表。
第八種:恒定動力
在超長動力腕表中,因為剛上發條會產生巨大的能量,并對重中之重的擒縱系統造成負擔;而在動力將盡時又表現的疲軟無力,這時候就需要一個恒定動力裝置,保證動力的均勻和恒定,從而讓超長動力這個功能順利躋身為十三大頂尖技術之一,果真是缺一不可的組合呢。
第九種:陀飛輪
機械腕表走動時,擺輪擺動的規律受地心引力的影響,會產生較大的時間誤差。為了應對此問題,1795年瑞士鐘表大師路易·寶璣先生發明了陀飛輪,用來調校擺輪的擺速。加上陀飛輪無與倫比的轉動美感,使之成為腕表中最頂尖的裝置,每一款擁有陀飛輪的腕表都是身價不菲的傳世之作。
第十種:卡羅素
卡羅素其實就是簡化版的陀飛輪,由制表大師Bahne Bonniksen 在1894年發明。卡羅素不僅比陀飛輪更加容易對抗地心引力的作用,又大大降低了功率的消耗。只是如今能把卡羅素玩得溜的品牌屈指可數。
第十一種:珍珠陀
上文提到自動機芯腕表會有一個自動蓄能裝置,該裝置其實就一擺陀,通過手腕的運動不斷擺動從而帶動發條蓄能。但是自動陀的大小往往與機芯大小差不多,而珍珠陀就是形如珍珠般精細的擺陀,大小約只有四分之一機芯大小。這樣的好處便是可以讓機芯之美最大限度的呈現在世人眼前(Bikini~),又可以打破機芯厚度的技術壁壘,讓超薄機芯更為可能。
第十二種:防磁
大家都知道機械表不能靠近磁場,影響走時不說,還會影響表的精確度。而在二戰前后,防磁的手段還只是用軟鐵包裹機芯一周。功能是有了,但是日歷、星期、月相也隨之通通犧牲掉了。直到歐米茄(Omega)于2013年推出的8508機芯,采用多種有色金屬的非磁性材質打造,順利突破了防磁表不能透機芯,不能開窗口的弊端。
第十三種:三問報時
在電燈還未普及之前,黑暗中的人們自然無法得知具體時間。英國鐘表匠Edward Barlow在1676年發明了齒條式的報時機構,自此,手表便會發出代表時、刻的聲音,使人們即使在黑夜中也可以知道時間,名為兩問表。在1680年,英國的另一位鐘表匠Daniel Quare進一步完善了兩問打簧結構并且獲得專利權,于是在整個十八世紀中,兩問表成為了報時腕表主流。1891年,愛彼發明了直徑為18毫米并具備三問報時功能的超小型機芯,用三種不同的打簧響聲分別代表著時、刻、分,從而提高了報時精度。
三問,與陀飛輪、萬年歷一樣,是機械表的一項超級復雜功能,在有限的空間內加入報時用的簧條裝置,有時為了音色悠揚,還要裝上三套甚至更多套錘簧,零件精細宛如發絲,是對腕表制作技藝最大的挑戰之一。當然,久而久之,三問成為了各制表大師之間互相PK,炫技的不二之選。
在一塊復雜功能腕表中,以上的每一項功能的加入都猶如殺手锏一般為普通機械腕表提供無與倫比的逼格和價值。而這個時候,如果為了美觀,可以上珍珠陀、月相、鵝頸微調等,如果為了功能實在,那么選一塊防水或者防磁的腕表,依舊可以體現個人務實、不花哨的性格特點。陀飛輪、三問則是只此一項功能就可以給腕表附加令人驚嘆的高貴。
只是復雜功能腕表的水非常深,不同的品牌之間,不同的機芯打磨,價格就可高達數十倍乃至百倍的區別,甚至有些腕表更是引入了血統的概念,當然這個本文就不做累述,有機會自然會續文講解。
正所謂窮玩車,富玩表,自從腕表的功能不再是計時以后,歷史和文明便賦予了它更加復雜的意義。選擇一塊符合自己口味的復雜功能機械腕表,怎么向外人展示自己,或者向外界表達自己的為人和情感,這當然也是一門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