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工作與生活中遇到或見到了不同類型的人對待錯誤或失敗的不同處理方式,處在其中時會不斷地以成長式思維來反思與調整自我。
A一旦發現結果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怒就不打一處來,然后責怪當事人,“我早就跟你溝通過,我要怎樣怎樣,你是怎么搞的”,而實際上之前溝通的解決方案并非如此。對于A而言,不能接受自己在結果未達到預期這一現狀中需承認一部分的責任,他/她認為自己是完美的,是不可能犯錯的,如果犯錯,一定是別人的原因。
B覺察到結果沒有達到預期,內疚與挫敗感油然而生,他/她認為自己是失敗的,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而對于具有成長式思維的人,可以冷靜的看待錯誤或失敗,他們會將錯誤和失敗當成學習的機會,總結經驗,發展后續更有效的策略,而不是一次錯誤或失敗就給自己貼上標簽,或推諉或過度內疚自我否定。
面對他人的批評或不同意見時,也是類似的情形。這也是我需要繼續不斷修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