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試婚年齡,免不了就有七大姑八大姨給你操好心來了,不超過25歲還好,超過了25歲,周圍全是你快點嫁吧,再不嫁就沒人要了,好的都讓你給挑走了,好像那些早結婚的人都過得幸福的似的。
我周圍有一姐妹,28了還沒結婚,在我們這個小縣城,好像太遲了,她媽媽有一天對她說你隨便嫁吧,嫁了哪怕不好再離婚,都比28還沒結婚強,人家還以為你有啥問題里。我聽到以后很震驚,一直在想,我們父母的那代人怎么就那么在意別人的看法,活在別人的眼光里。
身邊還有一姐妹,是父母眼中的乖乖女,甚至也是我眼中的乖乖女。記得剛認識她時,是8年前我剛畢業,穿著幾十塊的衣服,她穿著200多塊錢的衣服,但是我替她委屈,因為她把自己的20歲穿成了30歲,后來了解后,才知道每次買衣服都是跟著她媽媽買,我懷疑她媽媽從沒想過把她打扮的符合年齡點,她也從沒自己的看法。想著我16歲就開始自己挑選自己喜歡的衣服了。我覺的我比她要幸福點。每月的工資,她基本上都存了起來給了家里,男同事都說,這個女孩很好,誰娶了誰幸福。我真的怕她聽到這樣的話多了,真的以為自己這種舍不得在自己身上花錢,連護膚品都不用,一件衣服穿很長時間,下了班沒有任何安排就回家的就是好女孩好媳婦的代表,所以在同事再一次說出這句話時,我反問了一句,誰娶了誰幸福那你會娶嗎?然后就是滿場的尷尬。聽說后來還是她愛上了一個男人,可那個男人嫌她太土,沒個性,以帶不出去為由連朋友都不做,她才開始反思自己,快25歲了,連妝都沒化過,甚至不懂得那些彩妝用品。衣服風格就沒換過,也沒有交過男朋友。這會我想說,不是你以為的乖乖女就是你以為的乖乖女。
還有一朋友,談個對象,沒認識多長時間,就確定了關系,你問她你倆合適嗎,還行,吃的玩的都能玩到一起去,我說你倆在一起就是吃吃喝喝,啥都不干,她說談戀愛還能干啥,不就是一起玩嗎?我說難道就沒交流過對愛情,婚姻的觀點,或者從一起做的事情中,對他的性格多多了解一點,她說那么復雜干嘛,人就要活的簡單糊涂點。聽說后來談了好幾個都分了,最后終于結婚了,沒過一年又離了,好像是說她男人結婚后就變了,嘴上掛著男人都不是好東西。我覺的就她這種認知,啥時候能認識到其實不是別人婚后變了,而是他婚前就是,只是她沒發現。。
不要老是說我就遇不到好男人,不要老是說嫁誰都一樣,男人都沒一個好東西,說這話,讓人感覺,你好像交往了多少個男人似的,選擇一個男人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好男人多的是,但是得需要優秀的你去發現優秀的他。相信我,真的不是嫁給誰都一樣,人生離不了柴米油鹽,但不光只有柴米油鹽。
所以,我認為女人在把自己外在變得好的同時,思維,見識,學識都跟著優秀起來,愛情工作同時努力的時候,就算遇到的男人晚一點,你心都不會亂,心不亂,不急,一切都會像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