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是實現掌控的第一個階段,它的基本原則是搞清楚眼前的實際情況,把可能與你關注的事情,全部收集起來,沒有記錄就沒有發生,沒有整理就沒有意義,捕捉到隨時記錄
你的心事重重,觸摸不到,可以從這五大方向來搜索
一,一萬英尺,一目了然的當前的項目。
二2萬英尺,關注和責任范圍。
三 三萬英尺,長期和短期目標
四 四萬英尺,愿景,沒有愿景都是空想,不行動都是噩夢,自下而上是關鍵,行動愿景會實現
五 宗旨和原則 目標不斷被修正,平衡人生最為重,成功不一定幸福,但是幸福一定會成功
至于收集的方法,我感觸最深的是記日志,這些事情你忙碌時候顧不得,只有當你閑下來,靜下心,才會浮現在你的腦海里,兩種日志可以幫助你,一種流水賬,一種內省的日志,這在我們已經可以熟練運用印象筆記的今天已經不再是什么困難的了,你可以隨時記錄下來自己心里的覺察,然后加以整理,還是沒有記錄沒有發生,沒有整理沒有意義,我的個人體會,剛開始整理確實是個難題,因為過去幾十年你從來沒有整理過自己塞的滿滿的大腦房間,我感覺自己的大腦已經沒有下腳的空了,天天都會生活在焦慮之中,不能再靠感覺來管理大腦,而是要靠技術軟件,你需要各種各樣的動力和幫助,大腦清掃,頭腦風暴,和集體捕捉,事件分類是核心,事不在多而在精,收集記錄再分類,日程清單要拆分。分類收集的事情,做好排程和日期。
分享一個書中講述的一個故事,是一名家長他和年幼的兒子的故事事。他想讓兒子養成收恰房間的習,如效甚微。直到有一天,他想到可以試一試他在我的GTD培溪上學到的方法。他和兒子找來一只大盒子,把把它擺在屋子中央,然后兩個人開始做游戲,在房間里跑來跑去,把沒放好的東西到丟進盒子里。他的兒子撿起一個玩具或者一件衣服,樂顛地把它放進盒子里去了!“收拾房間”的指令暗含著各種事項,讓年幼的兒子一頭家水,無從入手。這個任務被分解成一次做一件事以后,自動觸發了幾子的積極性,此前模糊的壓力源被消除,兒子也就不再拖延磨蹭。這個方法不管是領導一支行政管理團隊還是教育3歲的孩子,效果都很好。
獲得掌控的關鍵步驟是認可、接受、客觀地指出引起自己或他人關切的事物,認識到這一點并形成一套有效的行為模式,你就掌握了減緩壓力,加強理性的、創造性的思考的一把鑰匙。
大腦用來產生想法而不是用來保存想法的,你需要清空大腦,利用工具來當自己第二個大腦,當一切做好,你就開始需要進行下一步,明確意義,才能繼續增加掌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