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陀螺的自白

圖片發自簡書App

1

最近三個月,成長了太多太多。

這成長,是符合普世標準的。工作領域的拓寬,思考問題的前瞻,處世能力的提高,技能工具的掌握,四十多歲的職業女性,依然每天都在學習,在進步,某種程度我確實應該為自己驕傲。

可是我甚至未及品嘗欣慰,就成了一只陀螺。對于干練的女人,我從來只是敬佩而沒有靠近的欲望。女人應該是柔和的,即使在工作中也最好部分保留性別色彩,世界才不至太乏味。這是我端不上臺面的情緒,實際操作起來可行性很低,只說明了一點,至少目前,我不是個很好的管理者,只適合自我管理。

因為單位人事改革,我由負責一個部門到統籌三個部門,工作量激增人員反而減少。此前已考慮良久,新職責包括特別不擅長的市場聯絡,深知壓力之大,已逾不惑的我,是接受挑戰還是退守一隅書香為伴?所有人都認為順理成章往前走沒有放棄的理由,我也缺乏逆水而行的勇氣。于是從眾,競聘,沒有多少懸念。

2

狀態:工作狂。性別:中性。

我是一只陀螺,一只看似游刃有余實則心不甘情不愿的陀螺。處理各種事務,迎接各種檢查,參加各種會議,編撰各種匯報,擬定各種制度方案,聯絡各種業務單位,見各種人。

從未在短時間內接觸過這么多人。各類機關、各級醫療機構、公安、律師、業務員、社區工作者、慈善機構、扶貧對象、患者......手機通訊錄、微信,加了太多人,分了太多組,我有限的溝通能力被錘煉得如火純青。

主題詞:凌亂。

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不知道第二天有多少時間可自行支配,不知道會有什么任務隨時從天而降,八小時淪陷,沒有一分鐘停歇。步態不再從容,語調不再舒緩,大腦無法輕松,記憶急劇下降,只能依靠筆頭。業余常常被侵占,主動的加班,被動的調遣,手機是捆綁我的繩索。

務實是本色,務虛是情勢,能力也得到認可。我像一條魚,在虛實之間進退,由艱澀漸而油滑。他們只看見談笑自若應對如流,我在調動肌肉的職業化微笑下無聲地抽泣,沒有人聽見。我是個軟弱的女人,這一點永遠改變不了。

在兵荒馬亂中,日子過得飛快。兒子獨自漂洋過海,我不但沒有時間送,除了周末甚至很少牽掛他,誰會相信竟然忙成這樣。

體質羸弱的我很容易就陷入悲觀,甚至寫了一篇讓人擔心的故事。與文字的纏綿清減了許多,心里是一刻都未曾放下,如果能私奔的話,我愿意。

3

我不是陀螺。我不知道奮斗的意義何在。小小的房普通車,孩子健康親人在旁,我不需要別人艷羨的目光,這點我很強大。我不在乎什么個人價值。我藐視成功學,所謂優秀有時是個笑話。我只想做好本分,按部就班工作,八小時外有精力完成一個女人的角色,能兼顧一下情懷。

我以為孩子獨立后的生活應當是優雅的,不慌不忙的,是可以將愿望清單一項一項勾去,是靈魂和身體都有時間去路上浪一浪的。于是,我把很多很多的計劃留待以后,而且已經瞥見了以后那個洞口明亮的召喚。

可是,孩子的行裝尚未打點,我就這樣半推半就地被卷入了一部機器。機器不知疲憊,我不是。

兩個月后,沒有什么漸入佳境,唯一不同的是,陀螺開始慢慢習慣自己的角色。工作反正永遠做不完,我學會了自我解嘲。看工作場合接觸的那些人多么無趣啊,我想,他們私下也是有趣的人吧,各種有趣。就像我,程式化行事,滴水不漏交涉,哪一點像女人?誰又知道,寫字的步綰是怎樣的靈動活潑。

真實,有趣,是最后的一點追求。我努力地努力地擠著,擠出水分,容忍不了自己的文字虛浮。如果那樣的話,倒不如追追劇淘淘寶八八卦,做一個接地氣的中年婦人,也比端一鍋盡是味精連自己也不喝一口的“湯”可愛得多。對這個世界來說,女人的可愛,遠比優秀難得。

4

兒子聊天時問,媽媽,你還那么忙嗎?

是啊!等你賺錢了,媽媽就不做了,找個清閑地方混到退休。

好!他干干脆脆地回答。

只這一個字,心里已經甜絲絲。上蒼是公平的,為人們準備了不同禮物,在高大的兒子面前,母親不需要多么堅強。

旅游旺季來了,愛文字的人多有一顆不安分的心,朋友們像棋子一樣落在地球上那些美妙的地方,撩得我心神蕩漾魂不守舍。你們別把好的都玩遍了,到時候沒人陪我去呀!

枕邊書寂寞了太久,這幾本已兩月有余仍未啃完,難以想象從前嗜好“吃”書的我也有這種時候。臨睡前總要讀幾行才安心,但往往一頁未翻過眼皮已打架。就這樣斷斷續續混混沌沌,不知究竟看了些什么。

同期我的寫字生涯取得階段性進步,收獲了一支羽毛筆。真希望這是馬良的神來之筆,能賦予我的文字更多流暢輕盈。好想用這支筆寫小說,卻遲遲不敢著手,怕準備不足精力不濟砸在中途,那樣的話倒不如讓原石繼續包裹著期待和向往。

美麗的梅拾瓔為我著急,作為一個簽約作者,你更文的速度太慢了。

我回道,要不要用生命寫作,這是個問題。

我沒有偷懶,只是很累,很累。

不少文友們鐘愛著工作,特別是老師,常常流露收獲的滿足和喜悅。這讓我反思,興趣相投的工作和雋永深刻的愛情都是奢侈品,或許自己太不知足。至少我還有工作,看著尚體面,除養活自己外能略有盈余,再這么喋喋地抱怨,未免太矯情。我意識到自己病了。

和養老院的院長聊天,紅光滿面快人快語的中年女子,一望而知是個樂觀豁達的人。她幾乎天天要去醫院看望病重的老人,包括親眼守著他們辭世。大家都知道老人院和幼兒園的氛圍有霄壤之別,我請教她如何控制情緒不被環境感染。

院長說,這人啊,什么事都不能多想,快樂一天算一天。來我們養老院的,你別看這個偏癱著不能自理,那個老年癡呆到連兒女都不認識,當年可都是頂頂風光的人物呢。處級、廳級干部,文化科技戰線的,這個“家”那個“家”一大把,老了還不都一樣。

是啊,老了都一樣。不同的是,之前的路用心用力地走過了,會留下些或深或淺的腳印。

我將強大?或者放棄?一年后再看,我又是怎樣一個我。


我是步綰,轉載文章等相關事宜請聯系我的經紀人宇宙甜心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