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開在心底的花
尹文倩
盛夏的驕陽還是那么毒辣,大地像火烤一般的滾燙。我拿開了口的鞋子揣著早早準(zhǔn)備好的10元錢來到學(xué)校旁的巷子里。早就聽說這里有位修鞋匠人,手藝十分了得,經(jīng)他修過的鞋子無不完好如初,想必生意十分火爆,價錢也不低吧。
沿著小巷,沒走幾步,我就感得口渴。一只手抓著鞋,一只手拿著錢,迅速跑到一家小店。因為這錢還要修鞋,不敢買太貴的飲料,我又一向不愛純凈水,咬咬牙買了瓶3元的冰紅茶,我擰開瓶蓋,咕嘟咕嘟,半瓶沒了,真是不經(jīng)喝!我拿著鞋,繼續(xù)向前,怎么還沒到?我回頭看看巷口,擦擦額頭的汗,向前望去,眼睛一亮,嘿!終于讓我找到了!
遠處,一位皮膚黝黑、弓著背的老爺爺,正專心致志地盤弄著一雙高跟鞋。我趕忙跑過去,這速度像腳底抹了油,連我自己都很震驚。我走到他身邊輕聲喊道:“爺爺,修鞋!”那老人眼睛一直盯手中那雙高跟女鞋,好像沒聽見似的。我又靠近他的耳朵稍大聲喊了一聲:“爺爺,請您幫我把鞋修一下好嗎?”爺爺這才抬起頭。他的臉上布滿了皺紋,那深邃的目光里夾著溫和而愉悅:“小姑娘修鞋啊,你把鞋放這兒吧,天氣熱,你過會來拿!”聽著他沙啞的聲音,被火熱包圍著的身子竟多出幾分清爽。我笑著回應(yīng):“不用,爺爺,我在這兒等。”
老人稍一遲疑,像個孩子一般,呵呵笑著說:“要不,我先給你修吧!”說著,他拿起了我手上的鞋。我仔細看他了看他的手,那是一雙粗糙的手,大拇指上纏著泛黑的白繃帶。我又看了看他,滿頭蒼白的的頭發(fā),額上布滿了細細的汗珠。他用一只大而長的針在我的鞋中來回穿梭,隨著抽拉的動作,他的身體也一顫一顫的。一針針,一遍遍來回穿梭,好快,開口縫好。開始上膠,小心翼翼地用膠頭抹均勻,那動作輕微至極。我在旁邊看了,大氣也敢出一口,生怕打擾他精心修補的一件“藝術(shù)品”。最后老人用腿上一塊抹布擦干凈我的鞋,把鞋交到我手上,一臉燦爛地說:“好了!”我拿出買冰紅茶找回的一張5元給他,心里忐忑著:“不知這 5元夠不夠呢! ”卻見他翻著自己的零錢包,找出2元遞回我手中。竟然只要3元?!我看著手中修補一新的鞋,小聲提醒他:“爺爺,我給了5元,不是7元,沒有給硬幣。”他露出他的黃牙,呵呵笑道:“只要3元。”
3元?修鞋,粘膠,擦凈……這一連串的動作,一雙鞋補修的價值就只要3元?我看著手上的冰紅茶,同樣的3元,這轉(zhuǎn)眼一喝快沒了,再看看這雙鞋,我大概能再穿一陣子吧!
在這盛夏的驕陽下,有朵蓮花在我心底悄悄盛開,清涼沁人。
閱后隨想:
在批閱學(xué)生作文的時候,我經(jīng)常會為學(xué)生文中那單調(diào)的親情、友情而感慨。單調(diào)的家庭、學(xué)校生活使學(xué)生筆下的文章大多單調(diào)而乏味。作業(yè)時,父母的一杯牛奶;開學(xué)時,與同學(xué)的一次邂逅;馬路上,環(huán)衛(wèi)工寧可扣罰獎金也不愿鏟除電線桿上的“尋人啟事”……諸如此類的作文題材,一遍遍地推送到你的眼前,不管你愿不愿意接受。再好的文章你也會看厭了!
上次在評講閱讀理解《獨腿人生》時,我想起了自己碰到的經(jīng)歷:以前鞋子壞了,總喜歡到府東路北邊的一個鞋攤修鞋。有時是鞋子脫膠了,給粘個膠;有時是拉鏈壞了,給補一下。修鞋的師傅看上去有50多歲了,每次都客客氣氣的,印象中每次都收費一元。我很詫異,但也沒好意思問。總覺得一元的收費實在太低廉了。這一天,他得修多少鞋才能獲得一點微薄的收入呢?而且我知道,他還有點跛腳。
這樣一個經(jīng)歷,那天評講《獨腿人生》時,我跟學(xué)生講了。我說,生活中,其實有許多美的人、美的事,只要我們用心去發(fā)現(xiàn),去思考,就一定能挖掘出有生命力的作文素材。
尹文倩是一個很用心的孩子,我課堂上講的故事,她用心聽進去了,而且寫進了自己的作文中。這樣的作文題材,來源于生活,就有了生機,有了活力。
希望我們更多的學(xué)生關(guān)注生活,關(guān)注社會,關(guān)注那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和他們的故事。這不僅是為了寫作,也為了對人生有更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