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夏天熱得讓人沒有欲望,即便只是想一想晚上吃什么,也能滲出一頭汗,而包租婆竟然通知要收水費了,只想擺出一張生無可戀臉。
東三旗是一個村,坐地鐵五號線開往終點天通苑北,出了站,馬路對面便是。雖說也是北京的村,但跟中關村沒法比,還不如老家的農村。房子很多,房間很小,人很多,路很窄。
不久前,表哥搬走了,我曾在他的小屋擠過兩星期,一張桌子當家具,最大的活動場所便是床,他又高又胖,在衛生間轉個身都很吃力。來這里6年了,終于住上了小區房。不久前幫他搬家,完了請我和三石吃飯,順便講了他的血淚史,我和三石視若珍言,洗耳恭聽,把他的話當成功寶典牢記。回到家,便立下小目標,先住上小區房再說,表哥就是我們的榜樣。
表哥剛來那會兒,舉目無親,硬是憑著一腔熱血拼到現在。最難的時候,100塊錢用了一個月,真不敢想象,一個一米八的壯漢是怎么餓過來的。實在沒辦法了,他用信用卡刷了兩千塊,然后找了個快遞員的工作,先賺錢再說。他遲到,走錯路,被顧客罵,被大雨淋,他在迷茫、失落中繼續往前走,換了幾份工作,現在是一家公司的主管,買個表花的比我一月工資多。跟他合租的朋友,為了學游戲開發,一年半沒有工作,從狗屁不通到月入兩萬,一路走來靠得就是饅頭咸菜和咬牙切齒。他們沒有十分驚艷的飛黃騰達,有的只是一步一步的實實在在,甚至在很多人眼中都不能算是勵志故事,但確實是生活給予的最踏實的回報。
從他們新家出來,表哥說,你們加油,到時候我幫你們搬家。
其實我不愿意把住的地方稱作家,通常只是為了順口才口不擇言,心口不一。如果你來找我,千萬不要說“去你家”,可以說“去你那兒”或“去你住的地方”......不然我會感覺很別扭,甚至不請你吃飯。這兒實在只是住的地方,即便是擺上了各種家具,也只是為了活的方便,在潛意識里,更是出于對家的眷戀。懷念那個下午,回到家里,走在熟悉的小路,土壤,草香,令人沉醉,躺到床上,一夜無夢到天亮。而現在每天被鬧鐘叫醒,一次次地摁滅,然后閉著眼穿衣服,閉著眼剃胡子,閉著眼刷牙。晚五分鐘出門,到公司的時間會晚二十分鐘,大多數人都在趕點兒,把那份不情愿麻醉在各種拖延中。
這里的人際關系單調得令人發指,可以只分為房東和租客,每月10號收房租的日子,才會覺得有了生活的痕跡。這里的人際關系也復雜得不堪肢解,朋友、鄰居、民工、賣菜老板娘,站街女人等,相互交織,胡攪蠻纏。而最開心的莫過于老同學來體察民情,幾杯啤酒下肚,又開始談天說地吹牛逼。即使停電停水,也可以軋馬路摔酒瓶,路邊撒尿,大聲喊叫,去他媽的房子,去他媽的夢想!
表哥很快就要結婚了,不打算在北京安家,他感覺把青春最美好的那幾年都喂了狗,不,起碼狗會對你點頭哈腰汪汪叫。不過他找到了她,都值了。
時間就是這樣陪你一路走來,又不容商量地把你遠遠甩在后面,讓你來不及抓住她的衣角,只留下些許味道,不過她也一定會掉落一縷發絲,請你務必拼命抓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