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討厭將老師置于道德的制高點,處處將老師捆綁,如學校工作要老師循循善誘,耐心開導指引,如果是可塑性的孩子,我們樂在其中,如果是那些屢教不改,感知教化無濟于事而且野蠻至極的孩子,捆起手來的我們又該如何?孩子的教育無不與周圍的諸多因素相關,比如:家庭的教育、學校的教育、家庭的環(huán)境、周圍的環(huán)境。所以不要將孩子的教育全全歸功或歸罪于學校(老師),學校(老師)既撐不起如此的殊榮,亦擔不起如此的罪責。有人說老師就該有“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覺悟與奉獻,在此我想說,如果是橡皮泥一樣的孩子,既有自己的彈性韌性,又有接受擠壓(可塑性)的能力,我樂于這樣的奉獻。如果是爛泥一樣的孩子,既沒有自己的粘性,又沒有接受揉捏的承受力,我吝嗇于這樣的付出。感化教育永遠是理想的教育方式,古人的“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有時候不無道理,如果你一味的感化教育,有時在學生心目中你就是懦弱的、沒有權威的、甚至于是可隨意欺侮的。由此,我認為,包容有時就是給別人犯錯的機會,給自己受屈的空隙,切勿讓那些得寸進尺的人再前進,步步逼近你,令你難受窒息。該干嘛就干嘛,其實你只是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脆弱到不能再脆弱的女孩子而已,切莫讓自己再受了屈。(僅以最后一句寫給自己)
查宿感想
最后編輯于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為遇見年輕時的自己--旅行長白山游記 2015-07-28 精品團 為你定制 我喜歡的女作家曾經說過:“真正的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