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謀江湖路》第一卷第三章 ? ? ? ? ? ? ? ? ? ? 我要學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寂寞書生(曾民盼)

? ? ? ?我要學武

秦圓當天安頓在升淵閣后,晚上就去拜訪了據說是蜀山下來的神仙人物,君無悔。也不知說他們說了些什么,秦圓倒是喜氣洋洋的離開了。

第二天一早,秦圓寅時就被老媽子叫起,接著就是一群小廝給他穿衣打扮,要為卯時上朝做準備。因為秦圓把四個如花似玉的姑娘送給了小結巴,所以秦得柱只得又為他安排了一個老媽子和一群小廝。秦得柱也不用宮女,這點,爺倆倒是挺像。至于太監,秦國是沒有的,秦王仁義,不忍心為之。

很快,就準備完畢。秦圓就隨著一個小廝出了升淵閣來到阿房宮偏殿靜候召喚。看著輝煌壯美的阿房宮,秦圓有些出神。據說,前朝開國皇帝嬴政是鳳凰的兒子,擁有大氣運,所以才一統六國,坐擁天下。因為是鳳凰的兒子,所以人們又尊稱他為鳳皇。因為當時鳳皇居住在梧桐宮里。所以就有民謠曰:鳳皇鳳皇,止于阿房。沒想到秦得柱居然把阿房宮建出來了,看來他志氣不小啊!

大概辰時時刻,小廝暗示秦圓可以上朝了,深吸了一口氣,秦圓大踏步向前。

大概一炷香時間,在阿房宮群臣的注視下,一個俊美的男子踏步進殿。好一個俊美的男子啊,只見他穿著一身紫色直裰朝服,腰間扎條同色金絲蛛紋帶,黑發束起以鑲碧鎏金冠固定著,修長的身體挺的筆直,整個人豐神俊朗中又透著與生俱來的高貴,仿佛謫仙人一般讓人覺得高不可攀、低至塵埃。

不得不說,光是這一身皮囊就驚艷了不少人,不過也就只能驚艷一般人吧,只見站在朝堂最前列的一撥人均是如老僧入定般一動不動。

隨著秦圓的入殿,秦王秦得柱開口:諸位,這就是孤唯一的兒子,也就是入唐質子18年的功臣,從今天開始,孤正式確定他為秦國的世子。諸位覺得如何啊?

盡管滿殿大臣早有預料,但這么輕率就定了世子之位還是讓人有些吃驚。畢竟大王還正值壯年啊。不過,看這俊美的樣子,這世子也還不錯;再說,秦國的安定也有著世子的付出。所以眾臣倒是沒有反對的聲音。

看到眾臣這個反應,秦得柱有些滿意。然后又說:今天就先這樣了,孤也有些累了,散朝吧!

于是,跪拜過后眾臣就各自退去。

秦圓出了大殿就準備回升淵閣,卻被一個小廝中途攔住說是要參加小朝。

說到小朝,就得解釋一下西秦的制度了。西秦延續了前朝的三省六部制,但又去掉三省保留了六部;又添加了軍機處和內閣。因為四國并立,戰爭頻繁。所以軍方勢力比文官系統要更全面,于是武官系統又有八大龍象將軍。龍象軍,取自“水中龍行第一,陸上象力最大”之意,意味秦國軍士天下第一。因此,除了每天例行的早朝外,每逢重要的事情秦得柱都是和這十四位重臣商量,這就是小朝了。

回想昨晚秦得柱派人給自己講的基本情況及交代的事情,秦圓就是一陣頭暈。秦得柱特意派人交代了,軍機處和內閣及八大龍象將軍的名字和畫像一定得記住了,他們是秦國的基礎,得到他們的效忠,才算掌控了西秦。秦得柱就怕秦圓記不住或記錯了,那可就麻煩了。

不過,秦得柱這點倒是小瞧了秦圓,別的不說,秦圓記憶力確實不錯,看了一遍就記住了。軍機處由吏部尚書吳靜,兵部尚書王健,刑部尚書張德民領銜;內閣由禮部尚書孔北海,戶部尚書許行,工部尚書墨安順輪流做主。八大龍象將軍則是由陳得韜,李駿馳,李俊達,王秀杰四大龍將軍;和衛子騫,周越澤,趙靖琪,孔博文四大象將軍組成。麾下各自領導五萬軍隊。

對于這些,秦圓都不是很上心,秦圓現在考慮的是,怎么把自己想干的事情告訴秦得柱,關鍵還得他同意,不,光同意不行,還得鼎力支持啊。

很快,秦圓來到養心殿,也就是秦得柱的書房,秦得柱一般把小朝安排在這。

進了書房,秦圓裝模作樣的跪了秦得柱后,倒是很認真和準確的和十四位重臣打了招呼,伯伯叔叔的叫的很親熱。這一行為惹得眾人連道不敢,不過看他們嘴角的樣子就知道一個個歡喜欣慰的不行。畢竟,不出意外,這,可是秦國未來的王啊。只是他們卻不知這只是秦圓的小小計謀罷了!


等秦圓站定后,秦得柱緩緩說道:各位都是孤的心腹之臣,我就實話實說了。等了一會,秦得柱繼續說道:孤的秦國,肯定是要傳給無缺的,不管他是英才也好,是紈绔也罷。雖然孤這樣做,有些自私,可能會辜負大家一起創立的秦國,但孤仁義了一生,今天,也霸道一回。聽著這話,除了秦圓,所有大臣都跪下了,連道不敢,說秦王仁義,我等必誓死效忠世子。聽著這話,秦得柱眼底閃過一絲欣慰,不過,很快就隱去了。畢竟,他活著時是這樣,誰知他死后,想到這,秦得柱又有些傷感。

待到眾人恢復過來,秦得柱就詢問道:諸位,世子今年已到十八,也是時候正式學習軍國大事了。諸位幫本王出出計謀,世子學何種流派較好?

聽著這話,吏部侍郎吳靜躬身答道:世子,當行王道之事,臣建議,應去書唐國,表示世子將師從臥龍山孟亞圣學習王道之術。

聽著這話,龍將軍李駿馳當即反駁道:不可,世子已居唐國18年之久,豈可再久居儒唐,荒廢一身秦國鐵血。臣建議世子應去北燕太行山師從商君學習霸道之術。

接著,又有臣子建議應學縱橫之術,或是御下之道.........

其實,秦得柱是贊成王道或霸道學說的,但一看秦圓的樣子,就知道沒戲。秦圓斜靠著蟠龍柱,一臉笑意的看著眾人。

這時,丞相兼戶部尚書許行提議道:臣建議,聽聽世子自己的想法。

聽著這話,呼的一下,所有人的目光頓時聚焦在秦圓身上,秦圓也不慌張,朝眾人躬身道:感謝諸位叔伯替侄子如此用心,不過,侄子不想行王道,亦不學霸道。我要學武,我要上蜀山!說完,又是朝眾人一拜。

聽著這話,整個養心殿都靜的有些可怕。將來的秦王要去學武?做武夫。為什么呢,沒人敢問。

過了好一會,秦得柱嘆了口氣,問道:為什么?無缺,

因為母親。秦圓淡淡的回答道。

提起故去的王后,眾人更不敢出聲了。秦得柱聽得這話,突然有些出神,愣了好一會,什么也沒說。只是揮手示意眾人退去。

秦圓看著秦得柱這樣,眼里閃過一絲不忍,不過想到母親,又沒有妥協。轉身隨著眾人一起退去。

。。。。。。。。。。。。。。。。。。。。。。。。。。。。。。。。

未完待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