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結構法的寫作應用

《麥肯錫教我的寫作武器》讀書筆記3


這一周看了《麥肯錫教我的寫作武器》第三章,想談談自己的一些收獲,包括一個誤區一個破解方法——金字塔結構法。

一、速成作的誤區

很多人在寫文案之前,經常不經斟酌,總認為反正先把要表達的想法一條一條寫出來再說。然而,這是一個大錯特錯的想法,太急于將自己的思考轉化成文字,會導致文字的發展一點一點地偏離方向,最后變成主張模糊、脈絡不明的文案。重新修改反而需要花費更大的力氣,速成作是沒有效率的做法。

從另一個角度講,這也被稱為線性化問題。

線性化問題(The problem of linearization)描述的一個事實是我們的文章只能一次一個字一個字的寫成,另一方面,讀者/聽者一次也只能一個字一個字的接收文章,哪怕是速讀,也是一個字一個進入腦海。這個時候,如果讀者不能正確理解字、詞和主題如何相互關聯,則不可避免地會導致閱讀理解不暢。(如下圖)

面對這一線性化問題(The problem of linearization),究竟如何解決呢?

《麥肯錫教我的寫作武器》第三章介紹的金字塔結構法正是解決上述問題的一個妙方,有助于寫作快速入門。(當然還有其他方法,筆者這篇文章只介紹金字塔結構法)

二、金字塔結構方法對寫作結構設計的應用

金字塔結構法就是依照層級來配置主題或信息。簡言之,一件事情要想三層。主要信息+關鍵信息+次要信息。


金字塔結構法的運用:由下往上法(Bottom up)


由下往上法,顧名思義是運用金字塔結構法,從金字塔底部的次要信息開始,依序往上一直到最頂層的三段式信息設計的方法,換言之,由下往上法就是要將位于下層的信息往上精煉,成為上層的信息。

主要做到三點:

首先,將零散的想法依照主題區分群組。

其次,反映出每個群組的主題信息。

最后,借由這個過程,將最想主張的想法精煉出來。


看了圖片和介紹以后,你是不是更加云里霧里了呢。為了便于讀者理解,我打算介紹其中說的兩個小技巧:

第一,分數原則。從下圖可以看出,要提升說服力,也就需要提升分數的數值。方法就是要么分母變小,要么分子變大;或者雙管齊下,分子變大的同時分母變小。將分母變小,就是將要表達的主題縮小,換句話說其實就是提升已知信息的涵蓋率;而分子變大,也是同樣的道理,增加足夠多的素材和論證,使得可以周延的證明結論。


當然,書中有所不足的地方,我認為,既然是分數法,那這個數值無限趨近于1才是最好的。

試想,如果分子處的信息為語文書、 數學書、地理書;而我們的分母卻概括成教育設施。不能說不對,只是太大了。


同樣的,如果分母過小,只是從分子當中抽取一部分,比如分子處的信息為語文書、 數學書、地理書,而我們的分母卻概括成語文書。


這樣肯定也是不行,這個圖直觀的說明,抽象不是刪除部分摘取其中一部分,而是萃取。

第二,信息分類法,不同的信息用不同的方法。信息分類法屬于結論法的一種。是指不同類型的方法采用不同的論證方法,簡言之,是采納不同信息的簡單準則。


1)? 記述信息:使用因果論證法和實證論證法。

因果論證,是以理由來說明;實證論證,是用統計和經驗來說明。

2)? 評價信息:根據評價條目或評價標準來論證

評價信息是判斷好或壞的信息。

例如我們要論證一個人是否優秀,我們必須找出判斷人才優秀與否的評價條目,然后說明某人符合該評價條目,從而作為論證優秀的根據。

3)規范信息:行動原理的論證方法

行動原理連接評價與規范。通俗的說,就是當我們覺得問題很嚴重的時候,怎么辦呢?會把大問題擺在一旁嗎?不會的,幾乎所有人都會覺得“應該解決問題”。(再次請出我之前文章畫的圖)

總結一下,金字塔結構中由下而上法包括:結論法和摘要法,以及分數法和信息分類法的兩個技巧。說完了由下而上,那肯定還有由上而下法吧。說對了,由上而下法具體又包括:理由法和詳述法,具體不再展開。大致上,由下而上可以看成是歸納總結中的假設,可能有局限性;因而可以通過由上而下的方法來再次驗證。

由下而上的方式,書里介紹了包括了摘要法和信息分類法在內的結論法,對這部分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見文后關于摘要法和結論法的注釋或者查看原書,在正文,就不贅述了。

三、金字塔結構主題的數量對寫作的啟發

第一,文章主要主題只能有一個,特殊情況可以兩個,我們寫作探討的主要問題應遵循一次只說一件事較好。

第二,關鍵主題也就是相當于文章中的分段小標題,關鍵主題最好三個,最多七個,最少要有三個,五個也可以,最好是質數。但是表達對比概念時候最好湊成雙數。

我自己也經歷過這個誤區,野心勃勃,想追求廣覆蓋,但實際上,一篇文章能把一件事情說明白已經特別不容易了,站在為讀者考慮的角度,如果一篇講太多事情,會讓讀者產生困惑,不利于讀者理解。

因此,寧愿分兩篇文章去寫,或者將兩個主題再升華一下,變成一個更大的主題,人的理解力,總是試圖想對接觸到的信息有控制作用,因此,借鑒金字塔結構的方法進行溝通、寫作,應該是一般場合節省時間成本、理解力成本的一種方便的套路。

對于小標題的設計,也就是關鍵主題的設計固然重要,但是如果能夠注意到關鍵主題的數量,遵循書中說的三到七個的質數規律,無疑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入門。李笑來(老師)說,快速成功不可能,但是快速入門是相當必要的。

以上,共勉~



摘要法是抽象化的步驟,就算失去細節也要保證對象的本質明了。寫過論文的童鞋應該都知道,論文的內容摘要,是對全文的高度概括。

1.摘要法是抽取出潛藏在事物背后的共通本質,把多個具體信息整理出一個抽象性的上層信息。

2.摘要法的核心是抽象化——借由抽象化來減少字數。

3.注意事項:抽象思考的摘要不是刪除而是萃取。

4.抽象化是腦力工作者必備的思考技術?!嵘壿嫳憩F力,例如拍攝各種玫瑰、月季等,抽象為拍攝花。

5.建議:先抽象,再推論。主管為消費需求如何?下屬:A想要小貓,B想要小狗,C想要松鼠。?先抽象:消費者想要小動物。再推論:消費者想要小動物當寵物。

結論法包括了信息分類法。結論法是一項推論的工作,其中特別要注意的陷阱是“跳躍性”。所謂“結論法”,就是將特定信息作為結論,然后論證這項特定信息的工作方法。論證的過程,其本質是推論。包括了因果論證和實證論證。


參考資料來源:

1.?????? 理論部分主要為《麥肯錫教我的寫作武器》第三章內容。

2.?????? 圖片部分來自網絡。

3.?????? 線性化問題的資料來源于http://www.datuopinion.com/top-down-y-bottom-u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