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畢業兩年多,依然是獨身一人,每每回家或與父母通話,都離不開”找對象”這樣的字眼,說實話有些厭倦。不是我不愿意去滿足父母的要求,是我依然相信愛情。我始終覺得,若無愛情,婚姻即是墳墓。
我有個很是要好的朋友,從大學開始,母親就開始給她安排各種相親,才畢業兩年,就已是見慣風雨,閱男無數了,但她現在依然沒人找到中意的人。家里介紹的男生大部分都是她們小區的,連小區門口水果攤家的人她都見過。每次從小區門口經過,她都特別尷尬。但家里的父母著急啊,所以無論什么人,有時候還不清楚對方人品如何,只要是個男的,就讓我朋友去見面。她很厭煩,然后就和父母產生矛盾,經常鬧得很不愉快。
我的大學同學,也是單身,家里父母同樣著急,經常為了她而發愁,甚至有時候晚上都睡不著覺。她本是那種相信緣分的人,但是看著父母這樣為了她這樣日夜憂心,心里實在過意不去,也慢慢去見那些父母朋友介紹的人。但她自己內心還是排斥的,所以到現在還是沒有結果。我特別不愿意看著她去為了所謂的成全父母而去相親,這樣也許最后她真的妥協去結婚,那很可能也不會幸福,當然她的父母最后會有更大的內疚。
有的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婚姻本就是兩個人安安穩穩的生活,哪有什么浪漫可言。我同意婚姻是平淡的,但是如果沒有愛,我們怎么在各種瑣碎與矛盾中走過來。最起碼你在面對婆媳矛盾時,會想著這是我愛人的母親,我愿意為了他去改變,有美好的回憶支撐著我去做這些。一切都變得有意義,再平淡的生活你也會覺得是充實而浪漫的。相反那種雙方條件合適而草草促成的婚姻,就真的只有柴米油鹽了。你要忍受對方的各種缺點,還要洗衣做飯操心各種事情,做這些的時候內心更多的應該是埋怨與不甘吧。這種婚姻真的就是墳墓了。
其實我一點也不排斥相親,相親為那些不善交際的人提供了認識異性的機會,而且很有可能促成一段關系。但是不要為了結婚而相親,因為那樣看重的更多的是雙方的條件。不要把相親看的太過結果化,帶著認識新朋友的態度去,聊得來的挺好,聊不來也無所謂,本來就是看緣分的,但最起碼多認識一個人,就多了一次遇見愛情的機會。
我依然相信愛情。如果我結婚了,不是為了年齡到了,也不是為了父母的要求,而是我愛這個人,我愿意和他一起承擔生活中的各種小快樂和小悲傷,愿意和他一起規劃未來。當我看到他,我臉上會笑,是了,這就是我要一起生活一輩子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