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段時間,我去博物館,看到一群人在參觀,后來要照全體照,找到了我,幫助他們拍照。我拿過那個相機,很專業(yè)的照相機。平時我也用手機幫助別人拍過,當時的感覺很隨意就拍了,而這次不同。拿著這個專業(yè)相機,我突然有一種很莊重的儀式感,不敢隨意拍,而是找好角度、不斷調試,弄了一會才很認真、很專注、很正式地給他們拍了幾張照片。
而他們的領頭人也是很認真的回看了一下我拍的照片,感覺不錯。
這讓我想到,做事情,有一種儀式感很重要。因為做事情保持一種儀式感,會讓你做事情,全心投入、專注認真,也能很好的學好一樣東西,做好一件事情,因為,我們想要做事情,不就是需要認真專注投入嗎?而當你賦予一件事情以一種莊重的儀式感后,你做事情的態(tài)度方式都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
我想到了許岑講過他是怎么營造儀式感的故事,他說他為了練琴,買的琴是很貴的,花了47000元,因為練琴,有時因為難而不想練了,但是這么貴的琴不練太可惜了,所以他就一直很好的堅持下去了。所以他買的一些東西是很貴的,因為貴,他才很認真、很專注的投入,才形成一種儀式感。而在吃的方面,他提到也要營造儀式感,比如一個去吃火鍋,認認真真的去吃一次,體驗一下。
張勝萍大哥曾經(jīng)給戰(zhàn)友做點評,用寫信的方式,他說,用這種方式,會讓我有一種儀式感,這樣寫的東西,感覺很認真很有意義,也是真正用心去寫出來的,這樣的東西讓戰(zhàn)友看到,他的體會也會很不樣,他會感覺很受尊重、很受重視,也很認真對待我寫的這些東西。
生活中,我們應該去刻意營造這樣一種儀式感,無論對于我們的生活還是工作都很重要。當然,有一些事情,隨便也有隨便的好處,但是營造儀式感去做一些事情,更有利于我們更專注更快的做好事情,或者學好一項技能。就如我們現(xiàn)在進行的演講和寫作,你去隨便寫作和演講,得來的效果,和那種很認真很專注對待這件事情而做出的演講和寫作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營造儀式感,能夠讓我們更專注、更投入,更認真。尤其是讓我們對所做的事情賦予重大的意義的時候。能夠更快更好的去學習一項新東西、新技能,也就讓我們更完美的做好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