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語言學習會越學越快
人類在語言學習掌握過程中,有一個奇特現象,有些人對語言的掌握似乎是越來越快,也就是說,當一個人學會掌握了一門外語后,他或她在學習第二或第三外語時速度會加快,在現實中,經常可以看到一種現象,有些人連一門外語也掌握不了,而有些人似乎能輕而易舉掌握多門外語。
究其原因,有各種各樣解釋,也許這些人天生聰明,博聞強記,或許語言的表達與詞匯有相通重復之處,或許其它,這些解釋也大都有其道理,不再多述。這里,作為一個語言學習愛好者,結合自身體會,談一下學習心態方面的影響,供大家參考。
一般來說,在學習第一外語時,對語言的學習規律沒有切身體會和認識,面對一門新的語言,對其表達方式,語法和詞匯,和母語的固有表達方式相比,往往感到新異,奇特而且不順,心理上,一時難以理解和適應。無論是在顯意識或潛意識層面,大多都有不安,困惑和抗拒,有意無意中,總想問為什么,為什么會這樣,為什么不像母語那樣,這些困惑和不適應,往往會帶來不少心理壓力,也會消耗不少精力和能量,所以在學習第一外語時,所花的時間和精力似乎最多。
當一個人真正掌握了第一或第二門外語之后,她或他大多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語言學習方式,也體會到了語言學習的規律,對語言學習有了自信,面對另一門新的語言,新的表達方式,不再是困惑和抗拒,而是從容,自信和接納,他們已知道了條條道路通羅馬,無論如何奇特的文法與句式,都是用來表達人類情感,思想和知識,所以在心理層面上,是開放的,是接納的,沒有了那么多為什么,這些變化,就減少不少心理壓力,從而更易集中精力,投入學習,所以效率往往會更高,效果也更好。
道理往往是相通的,學習外語如此,為人處事也一樣,如果一個人內心充滿了成見和自我,他就不易接受別人,處處見得別人不是,與人相處大都易有沖突。但是如果他內心是寬容和開放的,那么他就容易理解別人,也易于發現別人的長處,也更容易接納他人,和諧共處。
所以,如果說為人處事時心態很重要,那么外語學習時心態也同樣重要,它雖然不起眼,容易被忽略,但大多時候,它決定著或影響著是成還是敗,是事半功倍,還是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