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們家都比較習慣吃新鮮的菜肉,所以我們一般周六準備的食材只是到周三,周四五下班我都習慣去買菜。一般周四下班我會去買燒肉或者烤鴨,周五晚上買魚或海鮮之類的。
我與一個賣魚佬的愛恨情仇
在市場里兩檔賣魚的,其實是同一個老板,一家的魚新鮮一點,價錢高一點,另外一家東西可能相對沒有那么新鮮,便宜一點點,人也多很多。老板娘駐守價格高一點那邊比較多,很精明,如果你不留神她肯定給挑差的給你,所以最好找員工買。我是比較喜歡在多人那邊買。其中有一個員工我對他印象特別深。一天我去買魚,說要一條魚,然后回到家打開一看,里面有三條。我是真的啊了兩聲的。難怪,我想難怪一條魚怎么十幾塊。那天的第二周五,我看鮑魚好新鮮,10塊錢3只,就要了6只20塊。付錢50改找30。他找我錢也沒留意。等我去下一家買菜是發現他多找了我10塊(俺當然也沒有好人到回去給會他10塊,我想算了,當上次我只買一條他給我三條扯平了吧)。第三周,我去買生。生耗分兩種,一種比較貴一種比較便宜。俺當然是買便宜那種,說要一打,最后回家發現他給我是貴的那種。經過三周之后,好像最近沒有見他。我想他在夢游中賣魚,我在夢游中買魚就是了。
斬燒鴨的阿姨
之前都是去那個喜萬年買燒鴨,不過發現他們家很過分。每次要半只燒鴨,那人斬的時候都少給很多,把一些留給他們給人堂吃燒鴨飯。其實,少了點,只要裝滿盒子我也不是很計較的。可是有一次,我買回來,盒子底下用骨頭架得空空的,上面鋪一點。自從那次,我就再也沒有去他家買。之后,我都是去不夜天買燒鴨,價格貴一點,但是人家從來不短斤少兩的。而且,還有就是斬燒鴨的啊姨把燒鴨斬半后,都把大邊的斬給我。有一次,她斬完之后還給我加了一點。所以,我每次去買燒鴨,都叫一聲啊姨。有時買回來,我家那位還會說,斬燒鴨那位,是你表姐吧!有時我覺得,這位啊姨帶著很多金鏈斬燒鴨,好不協調。
雜貨店的阿姨
經常光顧的雜貨店,很喜歡那收銀的啊姨。她不會很多話講,也不會很多笑容,就是手腳很快的做事。大概6年前開始每次買東西也從來沒有交談很多,有一次我實在買了很多東西,她自己給我算便宜。有時買韭菜,好大一把,結賬的時候和她說用來包餃子,不過好多,她就說那就不要這么多啊,然后馬上幫我拆掉。后面我女兒出生后,和她孫子差不多大,見到我女兒就說她孫子怎么怎么樣。我覺得她就是對別人都挺好的人。
這文章其實有點無聊,就是用來交作業的。不過覺得生活有些小事,有些人物也挺好玩的。買菜這事,一般我都比較漫不經心,還好我生活在澳洲,感謝生活中平常的遇見。這大概也是對生活的態度的體現,可能要改變自己,從熱情的研究菜譜,認真的買菜方面下手,應該也會是一個不錯的契機。突然想起我年前是計劃了每月研究兩道新菜的,好吧,要嚴格執行!
今晚去買韭菜包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