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擁有與分享

我們家面積不大,經過了十年的居住,堆滿了各種物品,其中非常顯著的一塊是童童(我的女兒)的玩具。這些玩具包括包括但不限于毛絨玩具、書籍、繪畫作品、繪畫工具、樂高等等,而前三者基本處于僅僅是收納在那邊的狀態,基本不會再拿出來玩或欣賞。無數次,真的是無數次,我們想要清理掉那些毛絨玩具和什么一塊石頭、一片樹葉、一個羽毛,無一例外的是被童童拒絕了;扔了有點浪費,送人吧,她也絕不允許。

寫到這里,略有點跑題,原本是想要寫寫分享與擁有。那么拉回來吧,童童不太愿意將自己的東西分享給朋友,哪怕是再也不會看一眼的玩具或畫作,每件物品在她的眼中都是唯一-“這是我最喜歡的小噥噥(小豬)/葉子”,“這是我畫得最好的小猴子”,“我再也畫不出這樣的貓咪了”,“丟了我就再也沒有了”…每一件都是唯一,每一個都是她的favorite,我不知道是欣賞她珍視任何一個獨特性的可貴品質,還是為她一定要自己擁有,不愿舍棄或分享的思維而糾結。

由此看到自己,一直以來,我很清楚我從不占人便宜,我也不是個吝嗇的人。然而,在不斷因為女兒的行為和思維糾結,進而反思自己時,我發現好像主動贈予并不多,大多是禮尚往來的回贈;而且我的雜物也很多,一直舍不得扔的理由是“它們沒有壞沒有破,以后會用得上”,事實上是東西太多,很多東西好幾年都不碰一下,甚至忘記了它們的存在。不知道是否是內在的不安全感使得想要去擁有,所以最近很想去探索探索。

包括最近在裝修新房子,小區本身是綠化率非常高的,院子圍墻外種滿了各種高矮不一的樹木和花草,所以很多鄰居把院子做成水泥地或鋪磚地,實現景觀和功能雙作用,而我和老公卻特別地去設計院子,去想要鋪沙子、種樹、再造一個真正的院子。前幾天在考慮分享與擁有時,突然困惑,是什么使得我和老公都在大力規劃庭園式的院子,是什么使得我們倆認定景觀一定要在院子里?為什么放在院子里才好像是擁有?那么不足一米高的圍墻圍住的究竟是景觀還是擁有?

所以似乎過于在意擁有的感覺了,過于想要據為己有,所以無法放手,也欲求不滿,而得到的永遠“不夠”,所以安全感不夠,究竟這個邏輯里誰先誰后,也是不能明確。

四月五月,換季總是會隨之而來的大購物在今年并未發生,每次涌出“去逛一逛,買件…”時,總是看見其實我并不缺那一個,于是平息了欲望。昨天,在五月的尾巴中,在淘寶瀏覽一圈后,又刷了好幾單,有個聲音在輕輕地說“你好久好久沒有購物了”,似乎在暗示著我需要購買點什么,所以端午和六一的夾攻下,連續刷幾筆…

六月,是時候理一理,或者在每一次涌起購物欲望時問一問自己,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文/傲雪如梅 12月15日 星期五 陰天 “媽,今天中午吃什么飯”? “媽,快給我找出新買的黑紅花紋的那雙...
    傲雪如梅閱讀 599評論 11 22
  • 初雪是第一個帶來冬天的信息,它是冬天里最美的音符,也大概是許久不見的原因吧。人們總是為它的到來而雀躍。 昨夜入睡前...
    白卉閱讀 465評論 4 6
  • “這大概是老天在幫你吧?因為在這之前你遭遇過太多不幸‘’ 雪肆虐,滿面煞白的小丑額際浮現汗珠,嘴角浮現陰森微笑,手...
    abby談天說地聊自己閱讀 1,181評論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