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離開的時候,雨就一直在下,不過看著挺有情調,未帶雨傘,沒想到下大了。從頭到腳濕噠噠,開始還想著躲雨,一想反正都濕了,干脆雨中漫步吧。
回到住處,不知道哪家做飯開著門,樓道里彌漫著花椒大料的味道,就那么一瞬間,就突然想念了。
小時候,我一天可以吃七八頓飯,因為有個寵我的姥姥。老人家總是變著法給我做飯,就為了讓她外孫多吃點,吃胖點。每次吃個飯就跟打仗似的,圍著飯桌打轉轉,就是不吃,要不就是吃一口玩上半天。
飯涼了以后,要吃還得溫,溫熱的飯,挑剔的我一般不吃,所以每次姥姥總是給我做一點,什么時候吃,再什么時候給我做。饅頭做成不同的樣子,就算是做菜也會用不同做法。
我喜歡吃姥姥做的手搟面,揉了面然后切成條,下鍋煮,再配上蔥花的湯,每次都會吃上一大碗,那個勁道想起來就會流口水。每次看著我狼吞虎咽的樣子,姥姥總是笑罵著讓我慢點,再慢點。
姥姥常說,養大一個我比養大老媽再加上我老姨老舅還費勁。很多時候我總是想起她,想給姥姥打個電話,很多時候響幾聲會就掛掉,姥姥年紀大了,聽力下降的厲害,每當我說了話,她聽不到又自顧自說的時候,我怕我忍不住會哭。
高中的時候,我常去一家小面館,店面很小,每次去的時候都要排隊,店名叫牛肉板面。認識的不認識的同學圍著那口鍋,都忍不住咽口水。“老板不要蔬菜,多放黃豆微辣加個鹵蛋。”這么多年過去了,我還是可以張口把自己的要求說出來。
那年冬天,屋子里人滿了,屋外門口擺了幾張油膩膩的桌子和長條板凳,一人一碗,坐在那,看著路邊來往的車輛,低頭呼哧呼哧的吹著挑起來的面條,喝口辣死人的熱湯,哪怕是頭頂下著雪也是一副牛逼哄哄的欠扁模樣啊。
聽說,回家的同學很多都專門跑到那個店去尋找記憶,似乎再也找不到原來的味道了,滿滿一大碗面估計也吃不了一半了吧,眼光也會挑剔的覺得就餐環境差了吧。
小店還是原來的小店,時間走了,我們大了。老板和老板娘如果還記得你,看到你的改變,聽到你的話,會不會滿臉委屈的說“你變了,我不知道是好是壞呢?”
同樣是一個雨天,那是北方的雨。我倆吃了自助餐,然后外面下了雨,幸虧帶著傘,不過就一把。我們挨著,一起打著一把傘,風再大,雨在下,走一步都那么小心翼翼怕踩到水坑,想想如果一直走下去多好啊。
每次吃肉的時候,我總會是想起你說的話,你說店里的肉做的不好吃,沒有老爹手藝好,我每次都說下次你給我說說咋做的,我學著做,到現在我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做的,有多好吃。
那年的臺東步行街,漫長的不算長的街道。我現在還能看到看似狼狽卻一直笑著的我們,那天的雨一直下到今天的南方。下雨了,多穿衣服,多雨的季節,要一直帶把傘。
你說,想念一個人是什么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