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交響樂在有些人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享受,但在更多人眼中,卻是高大上、聽不懂、沒意思的代名詞。當然,我也是屬于那些更多人??捎袝r候緣分就是這么奇妙,去年開始,無論我是看書還是聽音頻,都時不時就有人在通過各種方式介紹交響樂,介紹古典音樂,并且有的通過自己的切身體會,向大家傳遞著它們的偉大魅力,我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樣的音樂能在你即使聽不懂的情況下也可以如此震撼人心,讓人不禁潸然淚下,到底有什么魅力能夠吸引那么多的大咖去將聆聽它作為日課。尤其是在得知男神胡歌的日常修養之一便是聆聽古典音樂,便更加激發了我的好奇心,因此在去年網易云音樂的聽歌單中,飯后慢走時更多的由一些流行樂、民謠變成了古典樂,雖然在此之前我可能只聽過貝多芬、肖邦、巴赫、莫扎特,但還是想盡力去感受它,想為自己打開另一扇奇妙之門。17年開年計劃,也將它列入其內,至少要去現場聽兩次。
? ? ? ?雖然之前已經利用閑暇時間聽過不少古典音樂,但畢竟只是在手機上,本次去現場聆聽之前,也特意做了功課,上網查了去現場聽交響樂時所需要做的準備:
1、提前熟悉曲目
音樂會開始前,欣賞者首先了解、熟悉演出曲目。交響樂以抒發人物的細致內心感情為主要手段,讓聽者從心靈上去感受。欣賞者事先了解它所描寫的內容,在聽樂時,隨著音響,腦海中就會有所想象,就會進入樂曲所規定的特定意境,引起感情上的共鳴。(我提前只搜到一章,好在去現場比較早,拿了劇院的節目單仔細閱讀了二十幾分鐘,無論是作曲家的生平還是本次演出曲目的前世今生,上面都介紹很詳細)
2、著裝干凈整潔
? ? ? ?國內外最普遍的情況是, 男性著西裝, 女性著洋裝(裙裝)或小禮服。著裝不用過度華麗, 但最好避免牛仔褲, 拖鞋或奇裝異服的打扮。穿著得宜不僅顯示個人的素養, 也是對演出者的尊重和禮貌。(我是特意化了淡妝然后穿著小裙子去的,既然要去聆聽就要認真對待,可在現場我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像:好多foreigners都是男的西裝革履,女的也都大方得體,而我們的觀眾這樣做的真的比較少,運動鞋牛仔褲隨處可見,甚至女生也是直接奇裝異服)
3、不要遲到
演出當天,最好提前入場, 充分熟悉環境, 有充裕時間了解曲目, 使自己從容不迫, 放松心情, 好好享受聆聽音樂。第一首曲目通常安排時間較短的樂曲, 目的是方便遲到的聽眾還能于第二首曲目演出前的空檔進入。(其實我覺得這是對演出者最基本的尊重,生活中也是,除了特殊情況,不遲到應該是我們每個人所要具備的優良素質)
4、適時鼓掌
演奏中途不可以鼓掌。一個交響樂一般有3個樂章,每個樂章之間,有間隙,樂曲還沒有結束,指揮和演奏著還沉靜在樂曲的語音之中,因此,這期間是不可以鼓掌。等到樂章全部結束之后才可以鼓掌,或者喊叫Bravo,以表示你贊賞他們的表演。
5、禁止攝影
? ? ? ?一方面是由于音樂會有復雜的版權問題,包括演員、樂譜等都有相當嚴格的版權限制,所以,觀眾應當尊重演出方的要求。另一方面攝影時照相機或手機的閃光燈以及聲響等,都會嚴重干擾臺上藝術家的演奏和周圍觀眾欣賞藝術的氛圍。所以,即便是持有合法“攝影攝像證”的相關工作人員,也是禁止使用閃光燈的。
6、早退是嚴重的失禮行為
如果早退的人完全不顧公德,在音樂進行過程中踏著脆響的步伐昂揚離去,那么對他們的教育就不應該和欣賞音樂發生聯系了。
? ? ? ?接下來就是正式的現場聆聽環節,第一曲是柴科夫斯基的《斯拉夫進行曲》,是他在《1812序曲》之外的另一部愛國主義力作,也是他在1876年為土耳其-塞爾維亞戰爭中傷亡的塞族士兵而作,主旋律取材于塞族民歌,也采用了俄國國歌的動機。雖然只有短短十分鐘,可我的大多時間在觀察指揮家以及各位大中小提琴家。接下來兩個小時的時間,我努力讓自己融入其中,只覺音樂忽而低沉忽而澎湃,在慷慨激昂處我覺得整顆心都被提到了胸口,奈何道行太淺,并不能通過各種管弦樂的變幻切實感受到每個樂章所想要表達的具體情感。
? ? ? ? 有人說,藝術是濃縮的生活。你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悲傷、振奮、愉悅……通通都能夠用音樂講出來,通過各種樂器的聲音釋放,那種來自現場的震撼效果,沒有任何音響設備能夠達到現場演奏的水準,什么全方位立體聲、環繞聲,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與你的共鳴。音樂的本質,就是帶著對人性的解讀和詮釋,陪伴一代又一代的人成長。對于古典音樂,我仍然是一個門外漢,但我也會盡力去靠近它,揭開它的神秘面紗,不僅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也為以后做一個合格的母親而儲備。越是復雜、精細的事物,尤其是藝術作品,其認知、享受的難度越大些,但也越能夠給人帶來長久的快樂。去研究、去讀懂它,再重復,希望這個過程能衍生出更多相關的次生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