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2017年的豆瓣日歷,赫然映入眼簾就是“你怎么過一天,就怎么過一生”就在那一瞬間我被擊中,心猛地抽了一下......
這原本是電影《土撥鼠之日》的精彩短評,
電影《土撥鼠之日》的 主人公Phil是個氣象播報員,每年的2月2日他都要前往一個名為普蘇塔尼的邊境小鎮,報導當地的土撥鼠日慶典。這一次,他例行公事完成了報導,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耽擱了歸程。
第2天醒來后,菲爾意外地發現時間仍然停留在前一天土撥鼠日,昨日的一切重新上演,永遠都會出現相同的人,發生同樣的事情。驚訝、不信、刺激、狂喜、煩悶、焦慮、不安、絕望、倦怠等各種情緒輪流侵占菲爾的感官領域,可無論他如何選擇度過這一天,他都始終無法再前進一步,開始了他重復的人生。
經歷了種種不堪,Phil終于大徹大悟,既然無法逃避這一切,不如好好過這一天。于是他開心對待工作,與人親切問好,帶熱茶和甜點,讀書,學習鋼琴和冰雕,拯救掉樹兒童,修車,救治噎住的大叔,在舞會彈琴,努力融入人群……在度過無數個2月2日后,他發現自己的生活已經完全不一樣了,成為了小鎮上最受歡迎的人。故事的最后,Phil停滯的時間變成了2月3日,無休止的“土撥鼠日”終于過去了。
“庸常不堪”也許是絕大多數人日常的縮影,無聊是一種常態,每一次無聊都十分相似;我們在借口里茍活,日復一日地催眠著自己。這所有一切累積起來就構成了人生,眼下的種種結果都是曾經的必然,因為每個今天都曾經是你期待的明天。
很多時候我們只顧低頭看路,卻忘記預先確定人生方向,以至于抬起頭的時候,周遭四野,空曠而蒼茫,這時,那個被我們忽略掉的問題就會突然顯現:我是誰?我該去哪里?我生存的意義是什么?
那么該怎么辦呢?
1.【每日進步一點點 】,《土撥鼠之日》影片?中Phil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可供參考的生活態度:同樣的環境,可以有不一樣的過法。只要每天有一點點細微的改變,長期積累下來,就會有翻天覆地的不同。
2.【以終為始,找準方向,樹立目標】以終為始是史蒂芬·柯維(Stephen R.Covey)在《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中提到的第二個習慣。這個習慣講的是:先在腦海里醞釀,然后進行實質創造,換句話說,就是想清楚了目標,然后努力實現之。
3.【晚上大死一次,清晨重新出生】著名廣告人/作家李欣頻在她的《十四堂人生創意課Ⅱ》中提出的虛擬死亡的不斷更新的思考方式:敏銳你的感官,把自己當成地球一日的過客--刺激你麻木已久的敏感度,看關鍵性的書、情報、表演和電影,認真思考要怎么生活。
什么叫虛擬死亡?以我為例,每天睡前會想象自己就將在今晚死去,然后回想今日種種、今天以前的時光,做個總回顧,然后回想今天最感動的事是什么,想一下,如果昨天就不在人間了,那么今天會錯過什么?如果明天就死了,今天所經驗的一切有沒有意義?接著就開始進入虛擬死亡的過程:想象自己現在睡著了,就永遠不再醒來,想象自己在海中慢慢融化、在荒原中慢慢風化……就在此刻,向身邊愛你的人感謝道別,向這個世界好好說再見,讓自己的身心深度且緩慢地放松再放松,把自己當成地球一日的過客,就專注在今天體驗到什么,能帶走哪些經歷。等到第二天醒來,先不要急著跳起來去忙一天的行程,先想象自己新生的靈魂剛剛進入這個全新的身體,從四肢到軀干緩慢地蘇醒。因為剛誕生,還沒有名字、年齡、行程、責任,還不知道性別……只有一張空白的純凈靈魂,與一個未染的輕盈身體。
4.【把每天當做末日來度過】有一部電影,《遺愿清單》(The Bucket List)是羅伯·萊納執導的美國文藝喜劇電影。該片主要講述兩個患了癌癥晚期的病人面對癌癥為他們帶來的“死刑”,在余下的日子里度過豐盛和歡樂的人生的故事,無獨有偶,一幕真人版的遺愿清單在生活中上演,英國喜劇演員戴夫·伊斯梅在得知自己的生命只剩下3個月之后,立即著手制定了一份“遺愿清單”并揮霍掉大半生積蓄去實現這些愿望。誰知兩個半月后醫生告訴他,先前診斷錯誤。伊斯梅“重生”后倍加珍惜生命,決心完成“遺愿”。
64歲的戴夫·伊斯梅是英國一位電視喜劇演員。今年早些時候他去醫院體檢時,醫生告訴他過量的酒精攝入使他患有致命的肝硬化,可能活不了幾個月了。這個診斷結果對于戴夫來說簡直如同晴天霹靂,但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自己還有很多事情想做。
“被告知你只能再活3個月,這時你一直想做卻沒能實現的事情一下子變得特別重要。”戴夫說,“我從醫院回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坐下來擬一份遺愿清單。”
“遺愿清單”來自于一部同名電影,講述的是兩個瀕臨死亡的老人去完成他們在病床上擬下的“遺愿清單”的故事。
清單中第一件事是寫完一部關于他與英國喜劇演員鮑勃·蒙克豪斯合作經歷的書。蒙克豪斯是伊斯梅最好的朋友,在英國人氣超高,與伊斯梅合作長達20年。
清單還包括帶孫子去公園玩、到愛爾蘭打高爾夫球、購買一輛全新奔馳轎車,以及上臺表演啞劇等內容。“我知道這會花掉很多很多錢,但我想既然我要走了,那么就要舒舒服服地離去。”戴夫解釋道。
然而,就在他花了2.6萬英鎊買了新的座駕,甚至還匆忙“趕”出了一部記錄自己20年來演藝生涯的傳記之后,戴夫在兩個半月后的復查中再次被驚得目瞪口呆。醫生認定先前下達的“死亡判決書”是一個很大的錯誤。實際上,戴夫患有一種完全可以治愈的血色素沉著癥,就是說血液里的鐵含量超標。
伊斯梅說,生命得到“延續”后,他會繼續完成清單上列出的事情,包括帶65歲的妻子多比去澳大利亞旅游。現在伊斯梅格外珍愛生命。“我滴酒不沾,不吃紅肉,只吃魚和雞,盡管吃得有些膩。”他說。
如果今天即將告別今生,你要做的事情是什么?馬上去做吧!
過好每一天就會過好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