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渠道銷售,首先我們要知道我們的目標客戶是哪些。
看自己的位置,你是國代、省代還是區代。還是你只做2批客戶(炒貨商)。一批是指的是廠家授權,可以直接跟廠家(國代)提貨的分銷商。國代一般有好幾個,像華碩就有神馬、華捷、FD、異業。現在還有京東、蘇寧、國美。現在這3家是最大的分銷+零售。(我真是呵呵了)
第二,你要了解市場,你要知道你的區域有哪幾個對手,對手在出什么價格,你區域的客戶有哪幾個上家。你要多問,多出去跑,看看對手在出什么價格。要做到這些,你就需要對對手了解,對客戶了解,這樣你才能對市場了解。對市場了解,你這個渠道經理就合格一半了。
第三,對客戶了解。你的客戶一月跟你跑多少量,他一個的出貨量是多少(包括在你競爭對手那里提的)。這個客戶有沒實力。信譽度怎么樣。有哪些競爭對手在做這個客戶,給什么價格才合理。
有的業務員 ,所有客戶是通殺的,一個月提100臺的客戶跟一個月只提一臺的客戶價格是一樣的。我只能呵呵了。我寧可不做這一個客戶。也不會給這樣的價格出去。另外,客戶為什么要跟你提貨,只有一點,就是能賺錢。
第四。賬期。從你做業務開始就一直會有三個問題圍繞著你,客戶要賬期,市場淡,價格不好。
后面兩個不談,只講賬期。1,能不給賬期,絕對不給賬期。不管利潤多高。寧可少20塊錢讓客戶打款,也不給賬期。客戶一直是給錢給貨,為什么到你手就要賬期呢。一句話錢到發貨。2,要賬期可以,合作多少個月以上,每個月要提固定的量。三證齊全。可以給一定額度的賬期。比如對方每個月就提個30臺機器,就給個2萬的額度就可以了。錢到賬了,你的銷售任務才算完成。
第五,你要對自己的產品熟悉。專業。知道自己公司文化,政策,價格的優勢在那里。這樣你才好談。什么價格能出,什么價格不能出。這些都要清楚了解。
以上是基礎。也沒什么大不了的,花點點時間就夠了。
做渠道,做的好壞,很大程度是看你做的區域和你面對的客戶。還有你公司的資源,或者你boss給你的資源和政策支持。這些才是重中之重。客戶倒了一個,馬上開一個新的出來。不能吊死在一棵樹上。
一般做渠道這塊,最好是進廠家,然后是分銷(總代,國代,省代,區代,或者托盤)叫法太多。還有就是炒貨商了。炒貨商最好是自己做boss。不然跟打黑工差不多。不排除有一些二批工資很高,但不多,個別而已。一般來說北上工資最高。廣州深圳這些馬馬虎虎吧,夠生活這樣。其他的不多說。普遍2千多到3千。炒貨也就是小二批,跟搬運工沒啥差別,除去北上,其他區域的二批都是 周轉站。所謂的搬運公司。利潤太低了,只有年頭年尾,國慶 這幾個節日賺錢。其他時期基本是10塊~30這樣過日子。價格透明。這年月的水魚不好找,就算是零售很多也就300 塊這樣就賣了。有些更是 50~100這樣子出貨。當然有些牛B的商家零售還是能一臺賺1000 以上。所以說不是生意難做了,是淘汰了一些不專業的。能賺錢的還是能賺錢。
同一批機器,賺錢或者不賺錢,考驗操盤手的能力。什么時候該漲價,什么時候該放價格回籠資金。或者市場有低價要不要跟,還是把這批低價收回來。這個貨上家還有多少。要不要吃完。這批貨這個價格,能不能收,市場能不能漲起來。提哪一款機器賣的更快,利潤更高。怎樣清庫存,常見的請倉方法有哪些。這些我都不一一說了,一本書都講不完。
嗯就說這么多了,反正自己做的不怎么好。有什么再補充吧。
做了好多年的華碩渠道了,這個答案算是給自己一個總結。自問自答。今年開始不做渠道了。不干IT行業了。
第一,這個行業已經是個大紅海。廠家自己都不怎么賺錢,下面的分銷更不用說了。從12年開始已經走向下波路。不止是華碩,聯想 惠普 宏碁 也是如此。現在已經進入重新洗牌的局面。現在做的好點的 只有 聯想 華碩 蘋果。像之前的東芝 HP 索尼之類的 早已不復往日的盛況。夕陽產業。手機的崛起,已經代替了 大部分電腦的功能。
第二,電商沖擊。京東現在是3C 產品最大的分銷商+零售商。我們是做分銷的,趕上 十一 雙十一的,還在京東上面下單提貨。還有蘇寧易購。他們賣貨的價格,比我們進貨價還低。
第三,這個行業 ,你干的好不好,很大程度,在于你的公司,和你的上級,或者老板。或者同事。公司文化 和氛圍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