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風萬物,吹出悲憫的詩心
——重慶詩人子磊作品欣賞
子磊,原名張建敏,70后,重慶合川人。重慶市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銀河系》微刊編輯,《異象》詩刊(紙刊)發起人之一。
詩歌的生態環境一定和山野、村莊、一草一木自然的物象產生密切的關聯。果實般飽滿的審美藝術和找尋到的心靈之光不一定有醉臥沙場的豪邁,卻有冬日臘梅潛香暗渡的篝火,為寒冷的季節帶來溫暖,為孤寂的心靈帶去慰藉。和土地親密暢談后,構建的精神通道像陽光一樣漫進重慶詩人子磊的詩歌疆域,結出思想的果,重新回到大地上為萬物帶來生機,牽出靈魂的故鄉。
三月,我們把這些樹苗從未知的
地方移來。跟在一起的是春天的小雨
滴在睫毛上,滴翠了遠山的輪廓。
我們把這些樹苗種在原鄉·荷花村
濕潤的土地上。但荷塘還是冬日的模樣
一只白鷺掠過時而停在淤泥上
啄食。 它來回踱著步子,
殘荷的莖桿、枯干的蓮蓬高過了
它的身姿。只有麻鴨敢于打擾它的專注
留下我在一首宋詞里遲遲不肯醒來。
等身體變軟,象春天的水草發芽
我們就栽下紅楓、香樟
那些根會和原鄉的土地緊緊地抱在一起
讓五月紅透的紅葉和夏季
一池碧綠的綠,留下牽掛的印記。
把一草一木當朋友,把麻鴨、白鷺、飛鳥當親人,心中隨時揣著萬物和萬物埋在地下的根脈,這樣的人,是幸福的。守著大地寫作,這樣的詩人,是簡單干凈的。
心系萬物,處處皆故鄉。
物我相融,客體和主體一起發聲,小雨滴翠了遠山的輪廓,殘荷的莖桿、枯干的蓮蓬呈現另一種美的滄桑,麻鴨與大地交談,在沉醉中不愿醒來。
一幅田園生態動人的畫卷向我徐徐打開,各種小精靈踩著春天的肩膀交換濃重的鄉音,草木的內心貴于人心,走得再遠,那些剛剛種下的幼苗和原鄉的土地緊緊擁抱,融入這片血脈,把他鄉當作故鄉。
牽掛一池碧綠和柔軟的水草,在漸漸走來的五月夏季,牽掛發生在春天的一切事情。
在繆氏莊
沿著這片平整的風景前行
那些綠了一個夏季的綠
此刻在繆氏莊園
路的兩邊,剩下低垂的枝椏
這個夏天殘留的香
飛到我的視力之外又折返回來
一場霜降,蘆葦白了
天色在流水的嗚咽中
與白鷺的雙翅遠去
農場在這兒,溪水就在這兒
藍色的水草葳蕤的生長
傍晚時分,我遇見那些遠渡重洋的
葡萄,她們結伴回家
綴滿枝頭的歡笑晶瑩得
仍是昨天一滴滴待墜的露水
當我小心翼翼將你采摘
一種初戀的感覺奇妙而幸福
像初月
給莊園灑下一片銀輝的笑
這是秋天寫給夏天的情書,夏的氣息還未走遠,繼續深入秋的果核寫下腹語。順應二十四節氣,順應季節在大地上吟誦真誠、樸實的詩句。向內關照,貼著萬物行走,我們會發現秋天之后的繆氏莊,帶來很多驚喜,藍色的水草葳蕤生長,遠渡重洋的葡萄結伴歸家。我看到另外一幅畫面在積釀初遇的感動,農人慈悲的心腸,以滋養身體的方式滋養萬物,萬物回饋給他的是爽朗的笑聲與和煦的春光。
身體里的鈣與鹽沒有走遠,一樹葡萄是最好的印證。
綴滿枝頭的歡笑是通靈的,它們在撒歡,掏出身體里各種晶瑩的光,像是昨天一滴滴待墜的露水。
大地的糧倉豐收,帶著某種秘語,一如握得住的初戀漫過心房。
月光的微漾,燦若蓮花。
麻柳灣
.
麻柳灣在洗腳溪旁邊,
我看到她的時候,溪邊還植著很多泡桐,
紫色的裙裾迎風搖擺。蛙鳴能把夏天的夜晚唱的
繁星稀疏,但我不知道
你是不是從石龍河過江那里
斜溢而來。從哪天起
你的左邊蓋起繁鬧的市場。
從藕塘灣出去,差一步就能看到
牧童遙指的村莊。
夏天的味道在午后稻花里彌散
青色的蚱蜢從不擔心秋天馬上來到
溪水東流,匯向無窮。似水柔情
抵不過滄海桑田。只幾步,身影就開始模糊
一道灣在夢里吐露迷失的悲喜,
沒有搖曳的麻柳,環顧四周
隱藏在拔地而起的樓宇中,庭栽的楊柳
吐著更新的絮語
一些新鮮的石頭也在變舊
工業化的進程提速城市的發展,有時候也是一把無形的鋼刀,瓦解心中的鄉愁。當村莊成為空巢,陪伴我們走過童年歲月的故土漸漸變得冷清抑或消失,我們的心安何方?
村莊的寂寞不可怕,可怕的是面目全非改變了模樣。只差一步,就能看到牧童遙指的村莊。難解的愁緒、對鄉村的不舍涌上心頭,只差一步,我就能握住我的故鄉。
以一些新鮮的石頭也在變舊結尾給我們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間。我在村口看到,水牽著魚走過澄澈尋找另一只魚;綠肥紅瘦的海棠落英繽紛,發出天籟的聲音像極了某種禪音,萬物流水般安靜地輪回,一切美好的鏈條似蒿草在生長。
可是,家園不在,門前庭院的柳樹像白云一樣走遠,只停留在賀知章詠柳的意象中反復吟誦;池塘邊的蛙聲已不再把夏天的聲線拉得悠遠而漫長。
鄉村,正在被高樓覆蓋。
鄉愁,從童年的記憶中鋪開。
這組詩不像延綿群山有波瀾壯闊的氣象,詩人像鄰家大哥一樣在和你拉家常,談心事,訴剪不斷的鄉愁,在娓娓道來的詩句中帶出工業化時代的反思,呼喚慢一點,再慢一點,不要因為快,加重鄉村的疼痛,不要因為快,讓我們找不到心靈的出口。
正如寶雞詩人白麟所言,一首詩需要景深和光亮,我的理解是景深從內尋找力量,內心的遼闊平衡詩的內涵,內心的深度打磨詩的質感。詩的光亮來源風追趕云彩的節奏,柳絮吹出成長的態度,天空的調色板瀝出蔚藍、淺藍、深藍、碧藍、海藍的多彩世界。
生活中低調謙和的詩人子磊堅守大地的寫作,回報他的一定是大地滋養出來的五谷與悲憫的詩心。
(作者系三醫大新橋醫院健康管理科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