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樁幸事》慶幸我們在面對彼此的時候都還足夠坦誠

1

圖片發自簡書App

趙潯要結婚了,邀請我去參加她的婚禮。

當阿耀一通電話告知我這個消息的時候,我正在南方的一個無名小鎮上進行采風。三月的春光正好,而鄉間已無新事。

阿耀是我的丈夫,我是一名自由攝影師。

趙潯是我大學時的一名好友。

掛掉電話,走進路旁的一間鄉村小店,將相機墊了張紙巾放上稍顯油膩的桌面,我坐在木質的條凳上開始回想自己稚嫩的大學時光。

印象中,我和趙潯之間的關系似乎十分親密,又似乎一向帶著些難以言喻的疏離。親密是因為出于對攝影同樣的熱愛曾使我們無話不談,而疏離則是因為我們之間所有具備著意義的談話似乎向來僅僅都只是啟發于攝影,又終結于攝影。除此之外,便很少有其他。

大學時,我們還曾一起組織過一個不成氣候的攝影社團,毫無疑問地,對攝影有著自己獨特理解的她成了社團里頂尖的佼佼者。她使用的相機并不高端,在社團里眾多高品質的相機之中,只能勉強擠進中下層。但卻是使用著這只入門級的相機的她,總能拍出我們之中最優秀的作品。

毫不避諱地說,單是這一點就令我十分嫉妒。

她作品的優秀,并非來自于單純的技術層面,而更多地來自于她鮮明的個人風格——無論是風景照還是人物照,她總能輕易地捕捉住對象身上某種不為人知的特質,并將這種特質暴露于鏡頭之前。正如她能拍出城市流光溢彩下掩埋的腐質,能拍出鄉村野俗熱辣中孕育的生命原動力一樣,她也能拍出光鮮人士臉上無意間流露的憂郁色彩,能夠拍出某個落魄靈魂生命中不多煥發的某個閃光點。

她的作品表現的,向來都是在這個平凡世界里最容易被人們忽視,又最容易被人們被隱藏起來的東西。當我把這個發現告訴她的時候,她不可置否的表示,許多被她看上的模特之所以拒絕她攝影邀請的原因,正是這個——誰會愿意將自己辛苦掩蓋起來的東西,輕易暴露于人前呢?

時間過了這么久,我與趙潯幾乎斷了聯系。

令我詫異的不是她居然還記得我這樣一個疏于聯系的朋友,而是接到邀請后我腦海中第一時間浮現的不是趙潯那極具個人特色的瘦削臉龐,而是在大學的某個夜里,因失戀而酩酊大醉的她曾跟我說過的一番話。

她跟我說,也許自己一輩子都不會結婚了。

“因為我已經談過了一場完整的戀愛,而婚姻不過只是對愛情的一次保險性埋葬。在剛剛結束的那場戀愛中,我已經體驗過了愛情的種種滋味,對于這樣的體驗,我覺得我實在不需要再來一回。我不會惋惜,更不會后悔,對于這個世界上的大多數事情,我都秉持著一次就夠的態度。除了攝影,我想我會一輩子熱衷的事情,只有攝影。”

我還記得她說著這些話的時候,表情和語氣都十分平靜,仿佛只是在用她一貫的口吻評價著社團里學弟學妹的某件作品。

就是這么一個曾經說著永不嫁人的女子,現如今在歲月滂沱不可阻的大勢下,終究對當初的自己食言。店門外,一輛貨車奔馳而過,通達的大路上煙塵滾滾,仿若是這個吃人不吐骨頭的世界對這樣一件俗世幸事的主權宣告。煙塵中,店里的小哥朝我走來,我點的牛肉粿條終于好了。

那樣優秀的趙潯最終托付的會是怎樣一個人?

還有當初她所堅持的攝影事業現如今又步入了怎樣的一個狀態?

這些都是我內心的疑問,我想是我該去看看答案的。我衷心地希望她能夠像她從前的那些攝影作品一般,找到深藏于這個俗世之中的幸福。

2

圖片發自簡書App

結束了在南方小鎮的拍攝工作,我回到家中,將幾組滿意的作品寄給合作的一個雜志社后,近期的工作就算告一段落了。空出的時間,正好和趙潯的婚禮日期對檔。

松開鼠標,抬頭看時鐘,才發現已近凌晨兩點,而趙潯的請柬一直就在電腦邊放著,藍紫色的柬函上系著一條潔白的緞帶。我再次打開這張請柬,端詳著印在“趙潯”旁邊的“陳平生”三個字。

毫無疑問,那便是新郎的名字。

我曾聽過“名是最短的咒”的說法,于是有那么一瞬間,我竟有些異想天開地妄圖透過“陳平生”這三個字的“短咒”來猜測新郎的形象,最終只能潦草得出一個平平無奇的結論。但若將“陳平生”和“趙潯”這兩個獨立生命個體的名字看作一個整體,當他們被莊嚴而正式地印在這張平整的紙上時,卻又仿佛已經被下了一個“聯結”的咒一般。你生入我生,此世不再分離。

把目光從“陳平生”轉移到“趙潯”處,我突然想起一些東西,在電腦磁盤里翻了一陣,終于找到了一個名為《阿拉斯加冰原上》的文件夾。

那是幾年前趙潯發給我的一組攝影作品。

剛收到她發來的郵件時,我震驚于一個女孩子怎會有那樣巨大的勇氣,膽敢深入阿拉斯加那樣極北極寒的地區去進行攝影。但當我打開那一張張堪稱絕世佳作的照片時,每一個記錄了大自然壯美奇觀的鏡頭則給予了我更大的震撼。即便現在再度欣賞,那種源于生命的原始震撼依然半分不減。

阿拉斯加冰原,那是一個人類鮮少踏足的地方,堪稱地球上為數不多的最后凈土。浩瀚無垠的時間幾乎沒有在那兒留下任何明顯的痕跡,千萬年前的風景如何,趙潯當年看到的依舊如何。

皚皚雪原上坐臥著巋然不動的雪山和緩慢前移的冰川,不知冰封了多少個年月的馴鹿骸骨永久地躺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寒天中候鳥群隨著季風往返而南北遷徙,海面上座頭鯨在追逐魚群時掀起層層巨浪,雪地里灰熊和灰狼等猛獸為了生存而疲于捕食......無論大小,這片土地上的生命千萬年來都一如既往地在自然法則中尋求著自身的生存之道。

一種生命最原始的面貌就這么清晰地透過她的照片呈現在所有觀看者的眼前,自然、野蠻,坦誠而無遮掩。

那樣優秀的作品,不出意外地奪得了當年《國家地理雜志》的重磅獎項,趙潯一時間在圈中揚起了名聲。但自那之后,我便很少再聽聞她出名的事跡,雖然偶爾還是會在一些雜志上看見她的作品、她的名字,但似乎世人所有的討論都已隨著那次風波的過去而就此偃旗息鼓。

“對于這個世界上的大多數事情,我都秉持著一次就夠的態度”,腦海中突然浮現起她說過的這句話。

正沉浸在往日的回憶中,廚房里突然傳來一聲哀嚎。

我才發覺原來阿耀一直都沒睡下。

關閉了圖片瀏覽的頁面,走到廚房門口,看著他將蒸騰著熱氣和香氣的面條倒進碗里,我對他說道:“煮個面都能被燙到,真是笨手笨腳的。”

他委屈地看了我一眼,把碗端到桌子上,招呼我過去。

我順勢坐下,一邊吃著味道一如既往的面條,一邊看著坐在我對面的他,心里莫名涌起一陣感動。

來源于某種瞬時性的滿足。

3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提前一天抵達了G市,因為趙潯邀我參加她結婚前一夜舉行的單身派對。

時隔多年,再次見到趙潯本人,她顯然不再像當初那般瘦削,身形卻仍修長有余,一件及地湖藍色長裙簡約而不失精致,襯得整個人流光溢彩。

真不愧是趙潯啊!

就那么只手端著酒杯立在那里,她依然是人群中特別的那個。

所謂的單身派對,倒不如說是她的一次作品展覽。

派對的場地上錯落布置著許多高低有序的支架,支架上擺放著趙潯往日的大小作品,每一副的右下角都用馬克筆寫上了拍攝的日期,顯然是經過精心挑選的結果。粗看之下,這些照片的擺放似是無序的,但當我慢慢走近派對的中心地帶時,卻發現是我錯了——趙潯這樣一個人,怎會允許自己的照片被無序地擺放展示——隨著空間由外及內地推進,照片的時間也由遠及近地呈現。

外圍的那些大都年代久遠,我甚至看到了幾幅她大學時期的心水之作。越往里走,我越見到許多我未曾見過的作品。那幾張《阿拉斯加冰原上》的作品正是在中間地帶出現的。而再往前進,應該都是她近些年的拍攝成果了。

離趙潯所在之處僅剩十幾步的距離,奇怪的是,我并沒有急于上前去跟她打聲招呼,反倒是先被她近年的作品吸引住了目光。

那些大小不一的篇幅上,呈現著無數的俗世畫卷:在自家門前閑散度日的老人和小孩;奔命追趕公交車的年輕人;鄉村過年期間,燃放鞭炮后殘留下的余燼;丟棄在大樓后邊,好幾個用過的避孕套;殘留著蛋液的打蛋器;吃剩下的西瓜皮;無特色的街景;跛腳的鴨子......

那些照片的拍攝對象只能用五花八門來形容,乍看之下讓人找不著任何彼此聯通的地方。但當我看過一副又一副,卻漸漸發現了一個明顯的變化——若以《阿拉斯加冰原上》為分界線的話,那她拍攝的對象似乎在時間的推移下正逐漸朝著日常化發展。

如果說早期的她偏愛拍攝一些宏大的主題,偏愛在宏大的主題中尋找那些被人們忽視和掩蓋的東西,那后期的她則不知因為什么樣的緣由,逐漸淪陷在了最日常的生活之中。拋棄了從前那曲折迂回的暴露道路,轉而用最直接的方式去呈現日常中那一幅幅最為坦誠的生活畫卷。

其實我早該看出來的,《阿拉斯加冰原上》那組照片就已顯現出端倪。

那片沒有被工業建筑掩蓋的土地,是比鄉村更為原始的本真存在。那些毫無矯飾的生命,那些自然呈現的風景,更是對這個世界最真實的一種呈現。結束了那樣一趟觸及靈魂深處的攝影之旅的趙潯,轉而將自己的風格朝著生活的坦誠之處逼近,可想而知,是再自然不過的一件事情。

而之所以會特地將照片發給我,大概是她向我告知這個消息的一個舉動。

想到這里,我突然有些驚訝,又有些欣慰,其中還夾雜著一絲傷感。

驚訝于她風格的轉變,欣慰于她對我的信任,傷感于自己的平庸與怯懦。

一陣清脆的腳步聲朝我靠近,趙潯放下酒杯走到我跟前。

“來了?怎么不向我打個招呼。”

她站在那里,笑著對我敞開雙手,眼神美麗而坦誠,清澈見底。

這是趙潯,一如既往的趙潯。

我伸出雙手回應了她的擁抱:“為你的杰作所吸引。”

4

圖片發自簡書App

“外邊太吵,我們換個地方說話。”

說完,趙潯就拉起我的手,把我帶到一個雅致的房間里。

剛一進門,她就順手把房門關上,開始在一個精美的瓷質茶盤上動作起來。

我們大學時期就經常一同喝茶,這么多年過去了,她依然記得我鐘愛茶水的芳香,燒水煮茶的手法也還一如既往地嫻熟,不一會兒就在盤上斟了兩杯清澈橙黃的茶湯,并將其中一杯推到我的面前。

端起茶杯,我問道:“好久不見,這些年你都在忙什么?”

實在是太久不見了,對于她后來的經歷,我可謂一無所知,只能先從近況問起。茶湯新鮮滾燙,暫時無法入口。

她朝我一笑:“和以前一樣,忙于攝影。你呢?”

我有些慚愧地回她:“畢竟是熱愛的東西,我同樣無法放棄。在畢業之后,我一直繼續著攝影的工作,可并沒有像你那樣富于進取,四處奔走只為尋找新的境界。對于攝影,我越來越像是完成任務一般地執行著,和雜志社合作、給報刊供件,也辦過一些小型的個人展覽,但終究是為了生計和度日。”

她聽了之后若有所思,避開了這個話題,轉而問我:“你結婚了嗎?”

我抿了一口茶湯,笑著說:“已經完婚三年了。”

她端起茶杯,狡黠地一笑,突然直直地看著我:“怎么沒有邀請我?”

那無比的坦誠眼神似是要看到我的心里頭去。

我這才想起,當年我在寫請柬時也曾為這件事踟躇了許久。我本是有意邀請她的,但那時我們早已疏于聯系,再三思忖后,終于沒在能在請柬上把她的名字寫完。現在想起,除了當時自認為的關系漸疏,其實也帶了一些因對照而生的難以啟齒的原因。

我不執著于解釋,真誠地向她道歉:“對不起,是我的錯。”

她似乎了然于心,同樣不執著于原因,只將杯中的茶湯一飲而盡。

我也將杯中的茶湯喝凈。

想起至今未見新郎的身影,我開口向她詢問。

“我和他的單身派對是分開辦的,我請我的朋友,他請他的朋友。”趙潯輕松地說道,手中忙活著再添新茶。

我有些詫異,明日就要起誓結伴度過余生的兩人,怎么會連結婚前夜的單身派對都要分開辦?

見我心生疑問,她一邊沖茶,一邊向我解釋:“這很正常。他有他的生活,我有我的生活,兩邊的圈子不同,不必為了場面上的和美而硬融。”

“你們在生活中相處,也是如此嗎?”我問道。

她再度將沖好的茶湯推到我面前,回答道:“是的,這讓我們彼此都感覺舒適。”

“能跟我說說你的準新郎嗎?”我放松下來,靠在沙發上:“你曾和我說過,對于愛情你抱著一次就夠的態度。我很好奇,究竟是怎樣的人,能讓你改變自己的態度?”我已經打定主意,準備好好聽她對自己準新郎的描述。

她看了我一眼,帶著可察覺的微笑躺下,開始描述:“他是國內一本攝影雜志的主編,幾年前,我們在一次商業合作中認識。他是個行動派,一見面就十分坦誠地表示了他對我作品的欣賞,不久后便開始了對我的追求。了解我攝影靈魂的人不多,你是其中一個,他也是一個。嘗試著交往了一段時間后,我發現他在攝影方面的理念與我不盡相同,不僅經常能一眼就看出我的作品所想表達的東西,而且總能更為深刻地向我提出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建議。我不得不承認,在他引領下,我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攝影境界。前些年,我發給你的那組作品《阿拉斯加冰原上》,正是在他的鼓勵和陪同下完成的。我是說過那樣的話——對于這世上大多數的事情,我都抱著一次就夠的態度——但他的出現讓我發現,愛情并不是一個平庸的一次性命題。每做一次深入的探討,我們的理念都會碰撞出全新的火花,我們的結合在一定意義上可以看做一種相互促進的關系,能夠不斷為彼此創造出新一輪的驚喜。你剛剛看過我后期的作品,你有沒有發現我的一些變化?”

我喝下晾涼了的第二杯茶,如實陳述:“變得極為坦誠。”

她欣喜地說道:“正是他讓我發現,一種存在于真實之中的真實,不同于我從前竭力想去掀開掩蓋的面具,那是一種坦誠到令人感動的生活的真實面貌。”

“看得出來,你真的很愛他,他也一定很愛你。”我脫口而出。

“我愛他如同愛我的攝影,他愛我也如同愛我的攝影。”她回答。

看著她篤定的眼神,我內心有些擔憂:“那你可有想過,他究竟是愛你這個人,還是僅僅只是愛你的攝影?”

她微微一笑:“類似的問題,我也曾問過他。我說,如果我不是一名好攝影師,你還會愛我嗎?他表現得十分為難,過了一陣才回答我說,我們的愛情和我們的終極事業是混在一起的,我不愿意對你撒謊,所以我只能說我不知道。”

“那么,你的反應是?”我迫不及待地追問。

此刻,她的臉上洋溢著一種巨大的幸福:“我很感動。也許我這個人會變,但對于攝影的堅持,我永遠不會變。”

看著她幸福的神情,我心里的石頭仿佛瞬間落了地。

原來世上不只是無條件的愛可以打動人,有條件的愛同樣可以,而這種愛更在世俗之外,成為了另一種純粹。

她任由我思索,悄悄為我斟上第三杯茶。

5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二天,我如約參加了趙潯的婚禮。

婚禮上,我終于見到了陳平生本人。

清俊有禮,溫和大方,此刻正輕輕地挽著趙潯的手,站在嶄新的紅毯上接受神父的祝詞。眼神中,有著和趙潯一模一樣的清澈。

趙潯與我不同,陳平生與阿耀也不同,我們的人生自然也不會相同。但這樣的不同并沒有什么好壞之分,不過是彼此的選擇罷了。我心中慶幸的,不外乎是我們都找到了一個適合彼此的人,能夠在生活漫長的路途上,擁有一個同行的倚傍。

禮花綻放之際,陳平生輕吻了趙潯的臉頰,而我的心中早已惦念起阿耀。

那個會在深夜偷偷為我煮面的阿耀。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HELLO,我是珍妮\(???)/? 繼癡迷PPT后,我終于開始粉上了EXCEL…圖表。 制作圖表時,做不出想要的...
    一周青年閱讀 2,928評論 1 8
  • 我無比想念家鄉 那個小時候一直想逃離的地方 長大后卻想回也無能為力的地方 看到那一天比一天繁華的縣城 還有那無比熟...
    Xiyuo閱讀 592評論 0 1
  • 語文老師發了孩子的六單元檢測成績68+49=117,基礎全班第18名,作文全班第7名,總分全班12名。真是...
    記得祝福閱讀 253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