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辭職了,在辭職的那一瞬間神清氣爽,繃緊的神經變得如一塊松餅蓬松而柔軟,小A頂著大大的笑臉出門而去,在貪婪的享受了一陣慵懶愜意的生活之后,擺在小A面前的問題是職業生涯該何從規劃,小A癱坐在沙灘上,聽著海浪一層一層拍擊著巖石的聲音,看淺藍色的海浪卷起漂亮的弧度,小A的目光從海浪移至廣闊無邊的天,身體不管不顧的后倒了下去,“我,到底該做什么呢?本行做了幾年食之無味又棄之可惜。”小A碎碎呢喃著,都說青春是迷茫的,每當自己看不清腳前的路,每當自己看不清自己而憤怒到抓狂時,小A都苦笑著安慰自己沒關系,我迷茫至少我還青春著。而年齡大步大步的邁向前頭,偶爾會回過頭來嘲笑自己。
為了找到自己所愛之事,小A沒有少下功夫,即使看心理學書自己給自己治病,又在網上做著各種各樣的性格職業測試,得到的往往是片刻的豁然開朗,稍過片刻統統被內心的感覺推翻,隨之而來的是無盡的空虛感。關掉電腦,小A準備去超市買點吃的填飽這跟著她受罪的胃,途徑一家樂器店,小A被古典的琵琶聲吸引,深深發覺自身典雅的氣質被挖掘,“真好聽,好想學。”小A一臉陶醉的模樣,路過廣場時,看見一群年輕的少女在排練性感又帥氣的爵士舞,小A隨即被曼妙的身影吸引,感覺身體內部有一個小小的自己在跟著她們激情舞動,“好想學。”小A的眼睛泛著光,隨后眼神開始變得黯然,小A回想起自己的學生時代,沒少學過技藝,古典舞、書法、繪畫、圍棋。可最后都無疾而終,沒有任何一項是非常精通到可以說是自己專長,每個教過小A的老師都深表痛惜,都勸她把這種愛好深造下去,因為小A的學習能力接受能力更方面都非常強,但小A還是選擇了放棄,原因很簡單“琢磨透之后沒有太多意思”。用父親的話來說小A就是個名副其實的“半桶水”想到這些小A 開始逼迫自己做決定,不再如此”濫情“學著做一個”專情“的人,畢竟專情的人在這世界才會得到欣賞,小A開始在腦海里把她感興趣的事物一次排列,選出最愛的一件事情并為之奮斗,用一生做賭注。當她把自己喜愛的事情都羅列出來之后,卻無從在隊列里劃掉任何一個,因為她每一個愛好都喜歡,卻沒有唯一的最愛。“上帝給我關了一扇門,卻給我開了無數扇窗!”小A失落的只在超市隨便買了一盒方便面。
回到家,打開電腦,偶然間看到艾米麗瓦普尼克關于“多重潛力者”的演講
從小我們就會被問到一個問題“你長大之后想干什么?”小孩子總會有不同的答案比如“想當科學家”比如“想當舞蹈家”但是所有不同的答案都只有一種答案,不可能回答“想當科學家和舞蹈家”這樣的混合答案,在孩童時期我們就被教導選擇和取舍,可事情遠沒有那么簡單,一生都心無旁騖這個觀念,在我們的文化中被過度浪漫了,這種命運論或者命中注定的職業的概念,意思就是我們一生中都有一份命中注定的偉大事業,我們需要找到它,并為之奮斗一身,但如果你不是這樣的人呢?
人們很容易把多重潛力者視為一種局限或者痛苦,需要克服。
但多重潛力者是有一下三個優點:
1、產生創意,從結合尋求創新。
多重潛力者第二個優點:快速學習,當多重潛力者多某項事物產生興趣時,他們會全身心的投入,勤于實踐,他們習慣當初學者,因為過去他們當個無數次初學者,不怕害怕嘗試新的事物,勇于走出舒適區,除此之外,很多能力在很多學科都是相通的,將之前所學用于新領域,而不用從零開始。
多重潛力者的第三個優點:適應性,也就是說如果有需要你能變成任何角色,以適應不同的情況,想要在21世紀獲得成功,適應性是一項重要的技能,經濟界的變化如此迅速且無法預測,那些能根據市場需要進行調整的個人和公司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實際上,一些頂尖的團隊就是由專家和多重潛力者搭配組合而成,專家可以深入了解,實踐想法,而多重潛力者可以為項目帶來更廣泛的知識支持,這是一種美妙的合作,但我們 自己都應該根據自己的天賦來規劃與之相應的人生和職業,不幸的是,多重潛力者往往被要求成為團隊中的那個專家。
最后用讓小A豁然開朗的艾米麗瓦普尼克這一段話結尾:接受你內心真實的想法,如果你是專家型的人就用盡一切辦法,成為專家,但對于多重潛力者們,包括剛過去的這十二分鐘里剛剛才意識到自己是多重潛力者的人,接受你的眾多愛好,保持你的好奇心,探索不同領域的交叉地帶,讓真實的自我去引導我們,去過更快樂,更真實的人生。更重要的是,我們是多重潛力者,這個世界需要我們。
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