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在各類報刊雜志,社交網站,以及貼吧博客中看到很多人提到“人生”這個詞,仿佛用上“人生”這個詞之后就會變得更感性化更加吸人眼球。但是,在“人生”這一詞被濫用的時代,我們是否應該停下來好好理解一下這個詞呢?
我們暫且不說小學初中階段的孩子們“為賦新詞”而經常引用,單單就成人世界而言,我們就能經常看見諸如此類的文章 “讀過這本書,你的人生將會大有不同”,“影響你一生的50部電影”等等,看到這些吸睛的標題后,我們通常都會不假思索的戳進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樣的書或電影有這樣的魔力可以改變我現在糟糕的處境,但是結果呢,通常看過之后也不過如此,真正能觸動到我們的實為少數,最多是給我們生活起到了一定意義的指導以及豐富的作用。
在筆者看來,“人生”一詞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用的,的確我們可以時刻注意我們一生的時間在天地宇宙中真的算作短暫,人生在世也不過那么數十年,相比時間這一永恒的維度來說我們的存在不過曇花一現,所以但凡見過一些天地的人都會了解這一點,會加倍珍惜并注重時時刻刻規劃自己的生活,以此來達到不虛度人生的目的,但是朋友們,我們真的有必要動不動就提到人生嘛,動不動就感慨人生嘛,似乎我們現在還沒到一個合適的時間段來做這件事,在這個合適的時間點沒到來之前,我們口中的人生也真正意義上稱作“生活”罷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間點,相對我們生活的社會的發展速度而言,中高產階級會較早的迎來這個時間點,因為他們在已有的經濟條件物質基礎下可以更多的經歷,更多的體驗,更多的穿梭于高層次的精神世界,可以說能夠更快的見天地見眾生進而見自己,從而回顧自己的往昔歲月,將各種經歷體會串成串,理順自己的成長發展脈絡,才能夠安心踏實有底氣地品味斟酌自己的人生。再者,八旬老人因為時間的積累也會看開很多事兒很多人,他們多半在這個年紀已經心里有數,自己的一生是怎樣的一生,是否真的很精彩或是很糟糕。
但是對于我們中的大多數這些處于未見天地,未見眾生的“孩子”們來說,我們很難能夠“見自己”,最多只能算經歷,身上多多少少會有未脫的稚氣,那我們又怎能底氣十足地說,“相信我,這會影響你的一生”,我想,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每個人都處在不同的精神層次,并不見得你認為很了不起的東西同樣在別人那里有同樣的理解,沒準這早已經是人家多年前的low level了呢。
所以啊,年紀輕輕又見識不足的我們,請不要輕易的用“人生”這一詞,這個詞很重,當我們還沒有足夠的閱歷時候,清把它換做“生活”吧,在生活中不斷打磨,不斷汲取,不斷積累,不斷修煉,直到我們迎來自己獨特的合適時間點,再讓我們坐在一起喝杯茶聊聊“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