珺珺的復盤儀式第九天?17.11.24

珺珺面對學習時走神的心得

親們在學習的時候有沒有出現過以下三種情況呢?

1、學習的時候,我已經用力去集中精力了,但是總是走神,要怎么破?

關于這個問題呢,也許很多人都有吧?因為我們日常的習慣,我們的思緒總是飄來飄去的,所以你要他一下子就定在一個點上,對他來說的確不容易。人的心就像猴子一樣跳來跳去,你要一只猴子現在乖乖的坐著,他一開始一定會東抓抓西抓抓,最后又跑出去,但是沒有關系,我們要慢慢的馴服我們的心,所以當你發現在學習的時候,你走神了,沒有關系,你就是再拉回來,把專注放在呼吸上面。培養專注力,并不是讓你一開始就定在一個點上,很少有人能夠做到這樣,而是,要你培養一次又一次能夠拉回來的能力。比如,我今天下午做了一個小節29道題目,走神走了6次!其實能夠知道自己走神的次數,這是很不容易的,代表,我有在觀察自己,而我走神了拉回來,走神了再拉回來,能夠這樣子拉回6次,給自己能夠拉回來6次多一些贊美和鼓勵,我給自己打氣:已經做得很好了!透過一次一次的覺知,透過一次一次的拉回,就會發現我覺知的速度越來越快,拉回的速度也越來越快,繼續下去,逐漸的,當我可以越來越快的時候,這個時間間隔變短了,慢慢的,他就趨近于零,就能夠真正定在這個點上,而這就需要時間,需要每天練習,相信我們就會看到自己的進步。

2、我們要不要避免走神呢?

我們要去調服我們的內心,這個調是是調整的調,服是降服的服,也就是說,并不是去避免它,我們的心的天性就是跑的,就是要跳的,我們很難去避免,但,我們可以做的是,當他跑出去了,跳起來的時候,告訴他回來吧,這里有好東西哦,這個好東西就是我們內在的平靜和專注,當你能夠獲得內在的平靜和專注的時候,你會發現,它帶給你的快樂,遠遠超過世界上其他跑出去跳起來能夠找到的東西,然后當你逐漸有了這樣子的正向經驗以后,你就會發現你的心,漸漸就變得不再那么躁動,因為它,自然而然的,就可以定在一個點上了,所以不需要去避免自己走神,只要在走神的時候,再輕輕的把她呼喚回來就可以了。

3、我在做題的時候有時候煩躁了,被負面的情緒干擾,我會下意識拉回思緒,但很快又思想跳躍到過去和將來了,要怎么辦呢?

關于這點,我今天來分享一個小秘訣,這個小秘訣就是:當你發現你的心思意念飄出去了,你就看看他在關心什么,但是這個看看,并不是一頭鉆進去,而是看到了,她在想什么,他的感覺是什么以后,就告訴自己ok了,我可以在做完題目后再去處理,然后再試著深呼吸,把自己的心思意念拉回來。我們的心就像猴子一樣,總是喜歡跑出去跳起來。你要把他按在那里,這個是違反他的天性的,我們要做的是,順應它,改變它。這個順應他,就是當他跑出去跳起來的時候,你就讓他跑吧跳吧,沒有關系,但是,接下來,就要他坐回來。所以,當我們發現,有一些很強烈的情緒、感受,跑出來的時候,你可以稍微,看一下那樣子的情緒和感受是什么?就像你打開一個房門探頭看一下就好了,但是不要走進去。告訴自己:我看到了,待會兒我再來處理你,然后我就把門關起來,做回自己的座位去,等到你做完了當下的題目以后,我再去看看,我剛剛在想什么?我剛剛的感受是什么?可能會是某一件事情,那么,我就是好好的去處理這件事情,比如說,我可能想到昨天晚上跟先生吵架了,在這個時候,我們就去好好的探索,吵架背后的原因,我的心情,我的想法,然后還有解決的方法等等,所以在該定的時候定,在該探索的時候探索,就像,吃飯的時候好好吃飯,走路的時候好好走路,一次只做一件事,專注在當下所做的事上,當心中有很多的念頭和情緒升起的時候,只要告訴他:我看見你了就好,然后深呼吸拉回思緒,繼續專注當下,等到這個時間結束了,我們再來處理,剛剛所看事情。

最后,希望更多伙伴受用,還盼日后與小伙伴碰撞,找到更好的辦法克服困難,也希望每個人都可以慢慢的走入輕松高效健康快樂的人生。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今天還是卡通風格,最近工作好累,二寶也開始黏人了,回到家后就一步不能離開。 今天單位婦聯組織插花,第一次嘗試,還蠻...
    d3b1194139f5閱讀 118評論 0 1
  • 有一天放學回家,媽媽還沒有回來,我實在太餓了,就吃起了零食,這時候媽媽打電話過來,說他要加班到很晚回來,叫我自...
    程旭陽閱讀 219評論 1 2
  • 風雪初晴,你已將近 大學的時候,學校門口有一條地攤街,有學校的學姐會自己從網上收一些小的零碎的部件,然后自己手工攢...
    自由的色攝社閱讀 348評論 0 0
  • 主客把盞,杯間問道。愚幸得旁聽,謹以拙筆錄之,供諸君貽笑茶余。 客問︰或曰「夫茶道,在心不在術,在術不在心。」此間...
    柯茗耀閱讀 681評論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