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閱歷史,我們發現,兩次短暫的廈門停泊,除了為《1937天仙旅社》做序,郁達夫在廈門進行了許多文化活動,號召各界投身到抗日救亡中。
在風云變幻的1936年,短暫客居的郁達夫為何如此頻繁地發表言論,鼓勵人們抗日救亡呢?
翻閱歷史年表,1936年至1937年,郁達夫以福建為據點帶領文化界開展抗日救亡活動,任職“福州文化界救亡協會”理事長,并主編《救亡文藝》雜志。他曾經說過:“我們這一代,應該為抗戰而犧牲。”
1936年,從臺灣返回廈門后,暫居天仙旅社的郁達夫接受了《星光日報》趙家欣記者的采訪。郁達夫和記者大談訪日觀感、在臺見聞,從中國文壇發展談到對文學青年的期望,提出了許多獨到見解。趙家欣將其采訪所得寫成3000字的文稿《郁達夫在廈門》。交往互動中,趙家欣感覺郁達夫是一個“在重壓下的神隱之中寄寓著反抗”的愛國者。
不僅如此,郁達夫在廈門青年會進行了題為《世界動態與中國》的演講,分析國內時局,針砭時弊;在報紙發表題為《可憂慮的1937年》的文章,記述了自己訪日、訪臺感悟,對國內外局勢進行分析,號召廈門各界人士投身抗日救亡中。
“1937年,或者是中國的一個轉機;1937年,也許是中國的一個瀕于絕境的年頭。”
“民族的中興,國家的再造,就要看我們在這一年內的努力的如何!”
“我們的出路,便是積極的把國家整頓起來。我們不想侵略別人,只希望把自己的國家弄成一個良好的國家。”
“然而我們相信,不斷的努力,在將來一定是有出路的。”
翻閱這兩篇文章,郁達夫開闊的世界觀躍然紙上,其對于國家時事的分析相當準確的,不久,日本開始全面侵華,郁達夫投入了抗戰的洪流之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HE EN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黃宜欣
素材來源
1. 《歷史的情思——記郁達夫與趙家欣的友誼》 東南網 ?2015.2
2. 《無盡情思逐逝波——紀念郁達夫先生誕辰百年》 趙家欣
3.圖片來源:微信公眾號廈門檔案 ?《郁達夫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