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識別出就在你身邊的頂級大騙子。

原創微信公號:拍腦袋的發明


有多少人計算過自己每天欺騙自己多少次?

『我還想再吃點兒』——明明已經超過熱量攝入限額了。

『再睡一會』——明明早該起來了。

聽到『你今天看上去可真精神!』,明明心理知道只是恭維話,但還是開心了不少——其實昨晚上才熬夜過。

……(省略數千)

我自己數了一下……誠懇的說,額,從早上到現在,大的小的已經數不清。你說你沒有?我覺得這不可能,而且我有99.874%的概率贏我贏。

因為:『所有人天生就容易被騙

這個結論幾乎不需要任何科學論證,僅憑借經驗就可以得出。考慮一下你小時候的境遇和你逗小朋友的場景,結論一目了然。

當然,大腦的設計方式最近幾十年已經被解構了很多,說人的大腦天生就是被欺騙的也不為過(請問一下綠色為什么感覺上是綠色的?為啥綠色感覺上不是藍色?這展開會變成好幾本書,以后再說吧)。

為什么你長大后就不像小孩子那樣容易被騙?——因為留存在你腦海里的信息變多,你處理信息的角度和技巧也隨之變化。

為什么你還是那么容易被騙

你不僅每天都被騙,時時刻刻都被騙,在簡書被騙,被新聞騙,被朋友圈,被親人騙,乃至于每天都在騙自己還很開心?——具體的社會和心理原因,這里不去推演,從演化的角度都是很容易闡釋的。

有效地信息依然是一開頭就提到的:『所有人天生都容易被騙』。任何一個現代的學齡童都可以在準備以后把一個穿越千年的古代智者騙得五體投地,而現在地球上最聰明狡猾的大腦在千年以后的世界也只有時刻被騙的命。

正如前面所談到的,在欺騙自己這件事,你我的大腦都是行家,超級機器。

一句話可以讓你胃口大開,一個想法就可以讓你多睡二十分鐘。你也許會說,這是欲望而不是欺騙——可這有什么區別?它成功地讓你忽視了你在理智上本該追求的東西,這就是欺騙。(當然,理智有時候也經常欺騙欲望,它們倆經常換著忽悠對方,也有合力的時候。)

最后,讓我們回到標題:

你所知道的最大的騙子其實是你自己


別躲了就是你


知道這一點,就是再次審視和認識自己起點之一,而很多人生的困惑都會由此引刃而解。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