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早春,網上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火了,比《人民的名義》更火的是自媒體。尤如一場盛晏,一時吸引多少青年才俊,想分享這最后的晚餐。草根文人的平臺,入檻低,易上手,而收益嗎,你不做肯定不會有。天上真的會掉金子,正好砸到了我。一時間擠破了平臺的接入口。很可惜,來晚了,現在只剩點湯還有那么多的口。如果你是報看平常心那什么時候來都正好。道是自媒體在左,我在右。
圖片發自簡書App
如何做好左邊的自媒體,首先是原創內容,選好一個領域,現在是碎片化時代,內容要精,不需要吸引很多人,只要能吸引一部分人就可以,能讓一部分人認同你的觀點這樣就很了不起,把感興趣的領域定位的越細越好。定位好了,下面做內容才是做自媒體關鍵的部分,內容為上,寫文章不在于語言有多么的華麗,重要的是寫的文章要么是實實在在可以讓觀眾受益的東西,要么就是能引起觀眾共鳴的。時效還要把握好,春天花開,你還在寫去年下雪,搶先一步贏在時機。
圖片發自簡書App
自媒體的人工智能也很重要。內容有了,文章的標題還要起得好,不能嘩眾取寵,過不了人工智能,又要點明全文意思,都說好的標題等于成功一半。好了,有了好的標題,有了好的內容就大功告成?錯,發文的時間也要把握好。你的文再好,錯過了第一波觀眾,再好的文也被人流潮壓下去了。第一波沒有閱讀量,人工智能給你推薦的流量就少,就這樣大浪推前浪,最后死在沙灘上了。
自媒體左邊處理好了。我的右過也要處理好了,那就保持平常心等待吧!貴在堅持,堅持到最后,定能寫出好文章,能得到更多讀者認同。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