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頓瑾法師.
一、【珍惜因緣】
大家進入禪堂也是一種因緣,常住安排禪七的共修法會,是因為這種緣份,大家才能在一起共修,所以大家要爭取這個時間,提前準備,準備充分,事情才能做得好。看那些運動員,他們在做一些技能比賽之前,都是要通過熱身,所以我們的打坐,也就是動與靜的結合,很多在座的居士平常在家里,要安排一整天這樣的時間讓你去打坐,我相信應該是沒有一個人能夠有這樣的時間,所以你來到道場,來到這禪堂,常住才這樣給你安排。平常你一個人在家里,有的可能是家庭主婦,有的可能要上班,很難有這樣的機緣,我們有行住坐臥、般般如意,種種現成。就連吃的,直接送到我們手上,就差一個送到你嘴里。常住上下用心成就這么殊勝的因緣,大家自己也有這樣難得的時間因緣,所以要加倍珍惜。
二、【對治散亂心】
進了這個禪七,大部分時間一定要在禪堂里,六祖壇經說:“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我們很多的都是凡夫眾生,我們的心念都是隨著外境所轉,所以進了禪堂,該跑香的時候你跟著去跑香,跑香的跟在后面,你要前一個腳印,跟著前面人一個腳印,要注意不要跟得很緊,不能踩到人家腳跟,意念時時都在把持著,有這樣的用功,我們的心才不會散亂。吃完飯,不要到外面去這里跑那里跑,進入禪堂跑香、行香都是一種用功辦道,不是等你坐下來的時候才叫用功辦道。佛教說,行、住、坐、臥時時都在照顧我們的念頭,出去禪堂在外面看到很多的境,很容易動我們的念頭,所以要進入禪堂,小圊之后、吃完飯后,趕緊進入禪堂行香。
三、【行香的用功】
行香也有行香的規矩,左三右七,左手打三分,右手耍七分,這個也是很自然地擺動,這也是一種非常好的調身,所以在古德開示說:跑香跑起來,風也是呼呼地響,跑起來,把禪堂的燈都能吹滅,這樣行起來才叫功夫,我們維那師父招呼大家要跑起來,速度提上,腳步跨大,大家要行得起來,進入禪堂,有階段性地修習,叫調身、調心、調息,一定要把它做到。所以大家要珍惜這樣的時間,初參,規矩不是很懂,班首師父、維那師父乃至監香師父都會給我們教導跟糾正。老參師父有老參師父他用功的一套,居士進來,規矩不懂的,班首師父告訴大家,大家一定要用心去學。
四、【禪堂規矩--中軸線】
什么叫穿堂,很多人還搞不懂,禪堂佛前對著門口以中軸的一條線,來分左右、東西,維那打二板的時候,大家剛好踩在線上,你可以提前跨一步,不要等到班首師父來撥的時候,你搞不清楚方向,這是技巧,所以講一下。
五、【下座的注意事項】
進入禪堂,一舉一動都是在調我們身心,我們的身體調好了,才能夠靜下來,腿的功夫也是很重要 ?,所以每天坐在那里,很難受,腿痛、腿麻,心是發慌的,所以平時要把香跑好,下坐后不要急著跑出去,跑幾個圈子把身體熱一熱,因為我們靜下來的時候,身體的毛孔都是張開的。馬上出去,就會很容易著涼,風進入了毛孔,也會產生禪病,你下一香想坐,很不自然就坐不住,念佛念不下去,觀呼吸也觀不住,照顧話頭更不用說,越坐越煩惱,這方面大家要注意。進入禪堂禪修有這樣的因緣,技巧方面,大家更要要好好地把握。
【繞佛三匝的功德】
人的一生當中,生死隨時都在我們身邊,哪一天到來,我們也沒辦法掌握。我們用功就有希望,能夠放下我們的煩惱,開發我們內在的智慧,對世間更深的認知,對于生活,物質不會太過執著,對生死慢慢會看破放下。等你看破放下那時候,才是真正得到利益的時候,所以進入禪堂打坐,也是功德非常大。
在佛陀時代,對修行人,都知道繞佛塔,繞佛像,繞佛三匝。在禪堂,佛像擺在中間,我們順時針繞佛,這也是一種修行。
有個公案,跟大家分享一下:古代寺院一只貓、狗,有一次貓跟狗在玩的時候,狗追著貓,貓在佛像那兒繞了三圈。因為有繞佛三圈的功德,死后就往生天上去了,繞佛的功德很大。靜坐的功德也是不可思議的,禪門句話講:“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河沙七寶塔。”一須臾就是一餐飯的時間,意思是時間很短的意思。能夠靜下來一點點,哪怕是以一秒種來說,這功德都不可思議,我們進入佛教的道場,進入到禪堂用功辦道的地方,都是在增加你的福報跟智慧,所以大家要好好珍惜這樣的因緣,不要讓時光空過,照顧好自己,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