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湖歷史悠久,湖名見諸文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早在北魏年間,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所著《水經注·濟水注》中便有記載:“濼水北流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東、北兩面則湖。”文中所指大明湖位置在今五龍潭一帶,而現今大明湖一帶水域則名“歷水陂”。
那時的大明湖稱歷下波或歷水波,南至濯纓湖,北至鵲山和華不注山,也就是說現在的大明湖、五龍潭和北園是相連的一個大湖,湖闊數十里,平吞濟濼。六朝時,因湖內多生蓮荷,曾名“蓮子湖”,隋唐時它既名“蓮子湖”(見段成式《酉陽雜俎》)又名“歷水陂”。宋代時又有“西湖”之稱。
大明湖名勝古跡環繞其間。湖水來源于珍珠泉、趵突泉、五龍潭、濯纓泉等諸多名泉,有“眾泉匯流”之說,水質清冽、天光云影,被譽為“泉城明珠”。曲水亭街的盡頭就是最負盛名的大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在這里以最真切的狀態體現出來。
一湖煙水,綠樹蔽空,碧波間菡萏映日,景色佳麗。沿湖垂柳環繞,湖內荷蓮飄香,二十多處名勝景點掩映綠蔭鮮花之中,碧波之上,畫舫穿行,小舟蕩波,移步異景,游趣無窮。尤其在夏天,眼前的荷塘景色全然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