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數據信息大幅度可視化的年代,在工作和生活中演講要比文字報告更加通用和重要。而很多人,明明很辛苦地做了很多工作,就是因為不善表達,演講時總是露怯,給人留下不夠自信的印象,甚至失去一些機會,這周的組會就讓我深有感觸。
我所在的實驗室要求每個人每月提交月工作報告,每學期進行1-2次PPT演講匯報進展。這周三,輪到兩個研一的師妹匯報課題思路。
師妹A,學術能力較強,是當年考研的狀元,表達能力也不錯。但由于第一次做匯報很緊張,語速快到停不下來,原本應該講15分鐘的內容8分鐘就“背”完了。加上全程盯著電腦屏幕,且演講稿就在桌子上,給人一種念稿子的錯覺。基本上全場的老師同學都沒有跟上她的思路,直到她講完也沒有弄清楚她的研究對象和思路。老師還覺得她在念稿子,準備得不夠充分,對自己的課題不夠了解。
師妹B,學術能力比較弱,雖然人很努力,但是表達能力并不強,這次匯報之前,大家都為她捏了把汗。開始的兩分鐘,緊張癥大爆發,不僅講話有點結巴,甚至在兩分半卡住了。停頓了十秒之后,她克服了緊張,很從容的完成了后面十五分鐘的匯報。雖然有些超時,但是把自己的課題思路和可行性講解的十分清楚。在回答提問時,也很果斷很有自信。老師表揚她進步很大,在課題上也下了很多功夫。
其實兩個師妹都很認真,努力程度也不相上下,為什么原本被大家看好的師妹A,反而不如B表現好?原因就在于自信!會后我問起師妹B,為什么停頓后會如此從容。她說,當時好緊張,但轉念一想,反正已經這么糟糕了,一定會被批評,還不如放手一博,不去想可能會犯錯會出丑,只是表達自己的想法。她也沒有想到,會因此得到肯定。
反觀作為聽眾的我,看到師妹B順暢地演講,加上又不是很了解她研究的課題,真的會認為她很了解,會覺得她講的思路很可行。后面的討論環節,大家的問題也沒有提問師妹A的那么多。
自信地演講,真的很有說服力,會讓不了解內容的聽眾很容易被說服,讓想質疑的聽眾也要猶豫一下。下次演講的時候,如果你害怕被提問,害怕被質疑,試試拿出自信,堅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因為自信將會是你最好的保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