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壞天氣也不要放棄跑步

網絡圖片

并不是每一次出門跑步都會感受到快感和喜悅。比方說今天,預報說有中度霧霾,風很大,又換了一條陌生的線路,還沒來得及預熱踩點。

出門前猶豫了好久。不過是一次可有可無的跑步練習,頭天晚上又沒有睡好,不想出門的理由一下冒出來有很多。

可真正想做的事,不需要理由。我心里很清楚,如果不去跑這一天都會不安心。哪怕只跑一公里呢,我用這樣的激勵法把自己"騙"出了門。

才跑了五百米,就開始后悔了。湖邊的棧道完全沒有樹蔭,頭頂的太陽曬得幾乎睜不開眼睛。天氣已經轉涼了,好不容易跑出來一點汗星,又迅速的被湖面上刮來的大風吹干。

更鬧心的是棧道很短,再往前跑便是一塊一塊石板間隔鋪成的小路,每跑一步都得確保腳尖穩穩的落在石板上,不然很容易崴腳。

就這樣在風里頭發散亂地跑了一路,無奈之下又從湖邊風光帶轉到大路,繞過兩個停車場,橫穿一條馬路,經過一個塵土飛揚的建筑工地……

可以說過程一點都不愉悅。還好運動過后的平靜如期而至,給了我一些欣慰。這樣的體驗對我來說并不新鮮,也曾經有過更加沮喪的散步經歷。但無論過程如何痛苦,結束時總有一種由內而外的滿足。

我知道,只要能夠開始就已經足夠了。


網絡圖片

村上春樹跑步三十年,每年跑一場馬拉松,幾乎每天跑十公里從未間斷。有人問他是否也有不想跑的時候,他回答:當然有,不想跑的理由足以千百計,想要跑的理由只有零星,所以要格外珍藏細細打磨。

我曾經認為跑步就是為了快樂,為了自己喜歡,這似乎是個堅強的理由。當然是有樂趣的,也很開心,特別是在頭兩個月。

記得自己剛剛開始跑步,恰逢萬物逢春,久不運動的身體像憋了一個冬天終于從樹枝上冒出的新芽,感受到一股生命力的律動,生機勃勃。當時還特意買了一本關于跑步的書,照著書里的計劃每周三次地訓練。

身體也漸漸適應了運動的強度,奔跑的喜悅來得很快,很強烈。那段時期的日記里,寫的都是在藍天白云下跑步,心情是多么的明媚輕松,身體是多么輕盈有力量,跑完的感覺是多么滿足多么有成就感啊……

這種積極正面的感覺的確成了我跑步的一大動力。想做自己感覺良好愉悅的事再自然不過了。經常跑完了計劃還想跑得更多。一周三次還覺得不夠了,恨不得天天去跑,簡直像得了正能量上癮癥。那時的訓練主題總是提醒自己,要克制,要循序漸進地增加跑量,不要被快感沖昏了頭。


網絡圖片

要是蜜月期永不過期該多好。

第一次跑不動的時候,我小吃了一驚。等到吃力的次數漸漸多起來,我才意識到事情也許就是這樣。

狂喜之后就是低谷。身體開始告訴你它的節奏和周期,狀態會有高低起伏,快樂的感覺也逐漸趨于平淡。常常跑完一程也絲毫沒感覺到半星愉悅,像完成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更討厭的是還有了傷痛,乏力,和倦怠。說好的內啡肽和跑步高潮呢?難道是有配額的?

我曾經以為,那些長年跑步的跑者都是沉浸在快樂的高潮中狂奔,他們一定每天都期待著出門跑步的那一刻,他們一定精力充沛從來不會受傷也不覺得累,他們總是毫不費力盡情享受跑步,因為那完全是出于熱愛啊。

在自己的經歷里,我才領悟到沒有什么興趣可以支撐你十年如一日地做一件事,也不是只要喜歡做能水到渠成。

回首過去,我都不好意思細想自己曾經喜歡過多少事。它們在我內心產生過的熱情,早已在我的三心二意和拖延健忘里的消耗殆盡。最后只好裝作不在意地說因為后來我不再喜歡了。真相也許是因為沒有緊緊抓住當初的熱情吧!辜負自己實在是太容易了。

喜愛,或者熱愛,的確不需要咬緊牙關的勉力堅持,它更像一種推力,輕柔地推你向前。問題是,我們比自己想象的要懦弱,不敢隨著這股力量向前,也比自己以為的更擅長找借口,否認這股推力。

當快感不再強烈,當痛苦和挑戰開始呈現出,是什么讓我們繼續奔跑?孤獨地,耗費力氣地跑上一個小時,究竟是為了什么?

再強烈的快感和熱度總會消減,然后忽然有一天,它們便不再是鼓勵我們出門的動力。不止一次,我覺得自己像個傻瓜在路上跑著,其他人都在散步、跳舞、放風箏。

開始跑步的人各有各的原因,而一直跑下去的原因都很相似,那就是沒什么原因。繼續跑步的心愿,需要日日確認和堅守。

當新的一天來臨,無論是陽光照耀大地,還是雨聲淅淅瀝瀝,我都會問自己:今天,我想不想跑?忘記曾經跑過的路,也不去想未來還希望跑多遠,只問今天,跑,還是不跑?而答案總是肯定的。

特別是在跑完結束,流著滿頭的汗水慢慢走回家,我總聽到自己心里說愛死跑步了!這樣的不斷確定對我而言是有效的,它幫助我在自我試圖拖延抗拒的嘈雜聲中認出那推動我起而行的東西,雖然它很細微。

起初跑步,以為是為了樂,后來以為是為了苦樂交織痛并快樂著,再后來,我想是為了健康,活力,甚至某個智慧從天而降的時刻。

它們也的確都發生了,又大都成為過去,如同世間的一切,終會消失。

如今明白過程本身即是獎賞,是最重要的價值所在。它提供一個機會讓我去感受生命活生生的質地,也讓我去靠近和接納那個脆弱的平凡的自己。


網絡圖片

一年將要過去的時候,歷數收獲種種失去種種,最感驕傲和滿足的,是那些流過的汗水。從三公里,五公里,到七公里,十公里,一步一步跑過來,雙腳丈量過無數遍的那條路,是我曾熱血活過的見證。我發現自己從未后悔跑過的每一步,卻會耿耿于懷那些沒有去跑的日子。

以前我想只有瘋子才會去跑巨人之旅。那是一條位于阿爾卑斯山脈的超級賽道,翻越25座大山,全長330公里,累計爬升2.4萬米,關門時間150小時。全球只有550個參賽名額。

現在我更加確定,只有瘋子才會去跑巨人之旅。可是要活得盡興不就需要一點瘋狂么?2013年,楊源在征服巨人之旅的途中,意外從山頂跌落而去世。在震驚和惋惜過后,我也為他感到慶幸,生命雖然戛然而止,幸運的是笑著離場。看他在比賽途中的照片,臉上洋溢著歡喜和自豪。

楊源一生酷愛跑步,短短四十年人生跑過馬拉松近百場,50K,100K的越野賽亦不在少數。"巨人之旅"是他最向往的一場賽事。能在自己最喜歡的跑步途中,一路跑進天堂,不是很酷么?

我也愿自己正過著喜歡的生活做著喜歡的事,任憑死亡何時降臨,都欣然接受。而不是到了八十歲時,后悔自己過得太隨意又太理智,仿佛沒有活過。

“最難的不是跑到終點,而是設法站在起跑線上”。

這是馬拉松界廣為流傳的名言。至于跑步這件小事,最難的不是跑得夠遠,而是設法系上鞋帶出門。

跑還是不跑,跑一公里還是跑十公里,沒有人會在意的。只有我自己,我才是那個唯一會在意的人。

當不去做的理由想要拖住我的腳步時,我祈禱能聽到自己撲通跳動的心。還有,記得遇上壞天氣也不要放棄跑步。


參加王莽嶺越野跑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