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對待孕婦的態度,就是這個公司的品格

崗前培訓時,總有人問公司的企業文化是什么。

這個玄之又玄的問題,似乎一直都沒有準確的答案:

畢竟企業文化不是喊喊口號就真是了,而是看公司真正的處事方式和風險應對機制。

可是最近的遭遇,讓我開始有了一個不錯的答案:

你要問一個公司的企業文化是什么,就看公司怎樣對待孕婦!


事件一

按照國家的要求,正規公司都應該給員工上社保。

社保其中一項適合孕婦的就是生育保險。

但是,各項保險都是有享受條例的,并不是每個買了社保的孕婦就一定能享受到這項福利。

各地的政策都不一致,但是有兩項原則是一致的:

第一,要求產前有一定的正常繳費時長,這意味這規定時長內不能斷保,不能補繳。

第二,生育津貼(如果有)是按公司上一年繳納社保平均基數作為基數的。

我就悲催的遭遇了第二項原則的沖突。

我去年11月懷孕,12月公司在沒有任何通知之下更換了新賬戶購買社保。新賬戶從12月才開始繳費,根本沒有所謂上一年的平均基數……

然后我就懵逼了,我的生育津貼怎么發?在群里咨詢各位HR,大部分表示估計會按最低基數發,嗯,2690…可是公司里其他已經生完拿到津貼的小伙伴都是5K+的基數發的…

再看看我自己的社保繳費基數7K+…我的內心…

詢問負責社保的人,人家說:呵呵,到時候再看唄,呵呵呵…

明知道更換新賬戶存在生育津貼的風險問題,為什么公司不提前通知和詢問員工狀況呢?

明知道已經存在了風險點,為什么不積極解決問題呢?

若不是馬上社保年審,要調整社保繳費基數,我心血來潮查了社保系統,發現繳費賬戶變更,公司都不打算告知于我…

如果你說公司的企業文化是人文關懷,那這樣的處事方式是不是背道而馳?


事件二

我是培訓師,在分公司僅此一個崗位編制。

公司有另外一個崗位渠道專員,分公司有兩個崗位編制,目前只有一人在崗。

這個渠道專員的崗位設置、工作內容等等,都跟分公司的業務沒有直接的關系,因此薪酬也比較低。該崗位的考核與分行信用卡業務的完成量掛鉤,并不是自己能夠控制的考核,根據我們當地的分行情況,往往考核完成也比較差。

在這樣的背景下,老板和上司各種明示暗示,讓我異動去渠道崗位休產假,然后重新招一個培訓師。

當上司受老板指示,明確問我意向的時候,我問:那我休完產假之后呢?

上司回答:我們招人的時候就跟她說好啊,等你休完回來,對調崗位…

我當時就呵呵呵了…

心里只有一句話:領導認為的我們的智商和 我們實際的智商 不符啊~

首先,崗位變動必須得本人同意,現在跟新招的人說好,等她了解到真相還會同意轉崗嗎?

是你,你會去工資和發展前景,都只有現在崗位一半的新崗位嗎?

這么大的風險點擺在這,不是協商或者承諾就能解決的。

其次,我異動去渠道,休了假再異動回,能操作性嗎?

如果公司真的是老板開的,是私企,這個問題不存在,可是我是國企下面的子公司,啥事都要總部批,總部到時候批不批,都是一個問題。

最后,按照公司規定,重新入職一個崗位從頭核算工齡和績效…我這全國第二的績效,是斗爭了三年才爭回來的,如果這樣一倒騰,我得從墊底開始拼搏…

從老板的角度來說,他的想法是從公司大局來考慮,如果公司真的沒有其他選擇,我是非常理解的。

可以事實是,我們還有一個行政的崗位是空缺的(3個編制空缺1人,空缺了快三個月),無論是行政還是渠道,只要能招到一個人,都可以跟她說進來前半年負責培訓的事宜。

你可能會說,招個行政能做培訓嗎?

我想說,她只需要負責協調安排工作就行,因為我在的這幾年,已經把所有主管、經理折磨得人人都能上課,人人每半個月都要上一次課。也就是分公司能上課的至少有20人,并且他們都已經習慣了每半個月,甚至每周都要上課。

你可能還會說,老板是心疼人力成本,多招一個人多一個人的工資。

但是我這根本就不是私企啊,工資不是老板出,也不是老板定(反正我們老板這不存在人力成本這個概念)。行政不是沒有,不是不需求,只是離職了,一直在招聘,只是沒招到老板心目中德藝雙馨、膚白貌美會主持、已婚已育不二胎并且不缺錢、沒有晉升要求的那個人選,就算沒有我休假的事,也是在招的!

明明有更好的解決辦法,為什么要選擇最讓我難堪的那個?

天天喊口號說“希望大家都在公司結婚生子…”,天天都在宣傳“責任”、“愛”,但是面對孕婦的方式,卻是用最沒有責任、沒有愛的…

想起了我們的銷售員,大部分銷售一懷孕就被直屬領導勸離職,咬牙不離職的必須保證同等業績,否則還是得淘汰,到懷孕7個月后才有業績保護政策。我們的孕婦銷售員,無論吐到天昏地暗,還是腰痛腳腫,每天都要背著兩斤重的儀器,滿大街的掃街、爬樓陌拜找人辦信用卡,每天至少4張…

我早就應該覺悟,一個公司對孕婦的態度才是這個企業真正的風貌,而不是那些嘴上的仁義道德。

那些冠冕堂皇的語言只是一種期待,只有在面對利益時,我們的處事方法才是品德,只有在面對利益時,公司的處事方法才是企業文化!

可是啊,如今中國的現狀,我這樣的遭遇應該是隨處可見的。

我自認在懷孕前,無論工作內容還是績效水平都是公司的重量級,懷孕后除了必須的產檢請假,跟懷孕前的工作沒有任何區別。即使如此,還是抵不過休假來帶的不公平待遇。

我們得花多少時間,市場才能成熟到沒有歧視?

我們得花多久精力,才能改善“弱者”的地位?

我們得用多少籌碼,才能抵消“非正常上班”帶來的不利后果?

我改變不了社會,但是我依然抗爭到底。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